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熟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常熟話

中文名: 常熟話

外文名: Changshu dialect

所屬方言: 吳語

分 片: 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

吳語拼音: zhan/jan zhoh sheh wu

地 區: 常熟市全境、張家港東南部等地

特 點: 八聲調;清濁、尖團音、平翹分明

俗 稱: 常熟說話

常熟話,俗稱「常熟說話」,是吳語的一種,屬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和北吳其他方言如蘇州話上海話等相近,基本能互通。 常熟話中清濁、尖團音、平翹判然有別,有整齊的八聲調,是一種較為獨特而又頗具代表性的吳語方言,也是吳語中保留古音最完整的重要方言。 常熟話有33個聲母、50個韻母、8個聲調。[1] 常熟話有33個聲母:

韻母

常熟話有50個韻母:

聲調

常熟話有8個聲調: 蘇州話指的是吳縣(舊時附郭縣)方言,更狹義時僅指通行於蘇州城區的方言,即為大家熟知的「蘇白」。 歷史上常熟一直歸屬蘇州管轄(含秦漢的會稽郡、吳郡以及宋代的平江府等),常熟話與蘇州話的淵源尤為深厚,但差異也尤為明顯。從聽感上講,常熟話可能是舊蘇州府吳虞昆嘉諸縣中離府城音最為疏遠者。然而在詞彙上,除人稱代詞外,常熟話與蘇州話有着很高的一致性。

區劃沿革

唐朝之前的常熟縣並不是設在虞山鎮的,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縣治移至海虞城即現之虞山鎮,隸於吳郡。 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常熟縣升為常熟州,隸於平江路。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復降為縣,隸於蘇州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劃常熟縣東境置昭文縣,兩縣治同城。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是年11月,常熟、昭文兩縣合併為常熟縣。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同年5月以縣城設常熟市,縣、市合署辦公。1951年,常熟市隸於蘇南行政區蘇州專區。1954年11月,常熟市升為江蘇省轄市。1958年撤常熟市,仍統一為常熟縣。1983年3月撤縣建市,以縣境設常熟市。 常熟縣行政區劃的三次重要調整: 1、明弘治十年(1497年)割嘉定、崑山、常熟三縣置太倉州。 2、1962年,常熟劃出14個公社和一個國營常陰沙農場,江陰劃出9個公社,建立沙洲縣,隸屬蘇州地區,1986年9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沙洲縣,設立張家港市。 3、崑山石牌、無錫羊尖、江陰顧山、太倉鹿河、太倉歸莊、張家港(江陰)西塘市(西唐墅)等舊時皆屬跨界鎮,解放後劃歸今屬地。

東鄉、西鄉、高鄉、低鄉

清朝分治的常熟、昭文兩縣以琴川為界,方塔一邊為常熟縣,另一邊為昭文縣。常熟縣、昭文縣也由此被稱作「西鄉」和「東鄉」。常熟方言可分為西鄉、東鄉兩大片。 另外,又以鹽鐵塘為界,鹽鐵塘以東北稱為「高鄉」,鹽鐵塘西南稱為「低鄉」。高鄉地勢偏高,低鄉地勢偏低。在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時代,低鄉因為種植價值高的水稻、油菜等而遠遠比種植棉花等農作物的高鄉來的發達。西鄉包括了大部分低鄉和一小部分高鄉,東鄉包括了絕大部分高鄉和一部分低鄉。   彼時,東鄉的女子以吃白米飯、說西鄉話為榮。

如何定義「常熟話」

對於「常熟話」這個概念,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從行政區劃上來定義,常熟市範圍內各地的方言都是「常熟話」。二是從人們的聽感、語音的特徵上來定義,將蘇州口音明顯的辛莊、楊園、張橋方言排除在外,而把常熟市外接近常熟話的方言包含在內,這樣,常熟話的範圍就不僅包括了常熟大部(除辛莊、楊園、張橋   等鄉鎮),還包括了張家港的半數鄉鎮、太倉西北部(鹿河、王秀、歸莊)以及崑山北部(馮橋村)、無錫東北部(羊尖、港下、東湖塘)   、江陰東南部(顧山、北漍)等地,使用人口在180萬左右。   臨近蘇州市轄區(吳縣)的辛莊、楊園等鄉鎮偏向蘇州口音。除了語調軟,辛莊部分地區的第三人稱甚至不說常熟典型的「渠」[gᴇ],而是同蘇州市轄區的「俚」[li]。 任陽鎮地處常、昆、太交界,境內語音亦不盡相同。東南地區雜有太倉語音,西南部富有崑山話韻味。   舊時有移民自東台等地遷入,其口音也略有差異。

語言特點

同蘇州評彈音一樣,常熟話保留了平翹的分別,再加上常熟話的音調與周邊流行的蘇州音、上海音有一定區別,人稱代詞也很不一樣,這使得常熟話在蘇滬嘉小片中較為「另類」。從聽感上講,常熟話可能是舊蘇州府吳虞昆嘉諸縣中離府城音最為疏遠者。然而在詞彙上,常熟話與蘇州話有着很高的一致性(人稱代詞除外)。 常熟方言語音上的主要特徵有以下幾點: 1、談韻見系、覃韻、寒韻疑母(如「岸」)、仙韻合口日母字(如「軟」)與痕韻、登韻字押韻,讀[əŋ]韻母,不同於寒韻見系、桓韻幫端系字的[ɤ]韻母和桓韻見系字的[uɤ]韻母。 「含」=「痕」≠「寒」,「男」=「能」。 2、凡韻、元仙先韻幫組合口、談寒韻端系、銜咸刪山韻幫見知系開口字讀[æ]韻母,其中知系字聲母平舌。刪山韻見系合口字讀[uæ]韻母。 3、添韻泥母字(如「念」)讀[iæ]韻母。嚴鹽添韻幫端見系(除泥母)、元仙先韻幫端見系開口、元仙先韻端系合口字讀[ie]韻母。元仙先韻見系合口字讀[iɤ]韻母。嚴鹽添元仙先韻知系(除合口日母)字讀[ɤ]韻母(東部為[ᴇ])。 4、江韻(除見系文讀)字讀[ɒ̃]韻母,其中知系字聲母翹舌。江韻見系字文讀音讀[iɒ̃]韻母(歸入陽韻見系合口字)。 5、唐韻幫端系、唐韻見系開口、陽韻幫系字讀[ɒ̃]韻母。唐韻見系合口字讀[uɒ̃]韻母。陽韻知組(除娘母)字讀[ã]韻母,聲母翹舌。陽韻章組(除日母)字白讀音讀[ɒ̃]韻母,聲母平舌,文讀音則與知組同。陽韻莊組讀[ɒ̃]韻母,聲母翹舌。陽韻端系及娘日母、陽韻見系開口字讀[iã]韻母。陽韻見系合口字文讀音讀[uɒ̃]韻母,白讀音讀[iɒ̃]韻母(如「旺」)。「張」[tʂã]≠「莊」[tʂɒ̃]「≠章」[tsɒ̃]="髒」[tsɒ̃]≠「睜」[tsã]≠「蒸」[tʂəŋ]。 6、蒸真諄臻侵韻知系(除日母白讀)字讀[əŋ]韻母,知章組字聲母讀翹舌,莊組字聲母讀平舌。蒸真諄臻侵韻日母字讀[iŋ]韻母。登韻幫端見系、蒸韻精組、痕韻見系、魂韻幫端系、文韻幫系字讀[əŋ]韻母(「朋」「鵬」兩個登韻字讀[ã]韻母除外)。魂韻見系字讀[uəŋ]韻母。真欣侵韻端見系開口、蒸韻幫見系及來母字讀[iŋ]韻母。真文韻見系合口字讀[ioŋ]韻母。「熏」=「兄」。 7、灰韻幫端知系字讀[ᴇ]韻母,其中知系字聲母平舌。灰韻見系字讀[uᴇ]韻母。尤韻端見系及明母字讀[iɯ]韻母。尤韻知章組字讀[ɯ]韻母,聲母翹舌。尤韻莊組字讀[ᴇ]韻母,聲母平舌。侯韻、尤韻幫並母字讀[ᴇ]韻母,與灰韻字押韻。「豆」=「隊」。 8、模麻戈歌韻字的分異如下: ① 見系(除疑母)字中:模韻、麻韻字讀[u]韻母,戈韻、歌韻字讀[ɯ]韻母。「湖」=「華」≠「和」=「河」。 ② 疑母字中:模麻戈歌韻字都讀[ɯ]韻母。「梧」=「鵝」。 ③ 端系字中:模韻、戈韻、歌韻字讀[ɯ]韻母,麻韻字讀[iɑ]韻母。「盧」=「螺」=「羅」。 ④ 幫系字中:戈韻、虞韻、麻韻字讀[u]韻母。 ⑤ 知系字中:麻韻字白讀音讀[u]韻母(有些資料記為[o]),聲母平舌,但「扯」讀[ɑ]韻母,聲母翹舌;麻韻知莊組二等字文讀音讀[ɑ]韻母,聲母平舌;麻韻章組字文讀音讀[ɤ]韻母(東部為[ᴇ]),聲母翹舌。 9、魚虞韻見系及娘母字讀[y]韻母(有些地方、有些字為[i])。「渠」「去」「鋸」「魚」「許」「虛」「居」「裾」八個魚韻字白讀音讀[ᴇ]韻母。魚虞韻端系字讀[i]韻母。魚虞韻知章組(除娘母)字讀[ʮ]韻母,聲母翹舌。魚虞韻莊組字讀[ɯ]韻母,聲母平舌。 10、上述為中部地區的語音特徵。中部讀翹舌音聲母的字,在南部讀平舌音聲母。中部讀翹舌音聲母且非[əŋ][əʔ]韻母的字,在北部讀舌面音聲母,韻母也相應地多一個[i]介音。中部讀[ʮ]韻母的字,在北部讀[i]韻母,在南部讀[ɿ]韻母。需注意的是,中部讀翹舌音且韻母為[əŋ]或[əʔ]的字,在北部亦讀翹舌音,韻母亦相同。  

內部差別

相對於周邊的無錫、江陰、張家港等縣市方言內部差異之大,總體上常熟話內部統一性較強。 1、主要可以分為東西兩大片。東片「扇」與「扣」押韻,西片「扇」與「看」押韻。大體上看,第三人稱「渠」,在西片及東片的周行、王市地區讀[gᴇ],而在東片(除周行、王市)讀[ɦᴇ](同「猴」音)。 2、也可分為南北中三大片。北片的特點是將「豬」、「張」等字讀作「雞」、「姜」等。南片(橫涇、唐市)有不分平翹的現象。 綜合以上兩項特徵,常熟話主要可以分為東西兩大片,也可分為南北中三大片,大體分割成六片。再根據其他一些特徵,分割成九片。   3、謝橋、福山、大義地區,效攝三四等字的韻母,逢幫系、端系讀[iɤ](如「表」「笑」「小」「鳥」),逢知系、見系讀[iɔ]。其他片區,效攝三四等字的韻母,不論逢什麼聲母都讀[iɔ]或[ɔ]。 4、冶塘、王莊、羊尖、港下、東湖塘、任陽地區,罕有甚至沒有[dʐ][dz]兩聲母,故而陳[ʐəŋ]=辰[ʐəŋ]。其他片區陳[dʐəŋ]≠辰[ʐəŋ]。   5、城區有撮口呼韻母[y]。周邊有的地區有撮口呼韻母[y],有的地區已併入[i],故「語」、「區」等字讀作「擬」、「欺」等。這一特徵在地理分布上沒有明顯特徵。  

語言傳承

在常熟,老中青三代的常熟話水平有很大不同。例如讀書面上的文字時,老年人能很自然地讀出來,而青年人會愣一下才能讀出,有時候甚至讀錯。比如姓氏「呂」,在常熟話中和「李」同音,可是好多年輕人都會發成近於普通話的音。吳,在常熟話中有念「洪」的一種白讀音,不少年輕人卻不知道。 常熟市民要更加關注母語的傳承。使用普通話和常熟話並不矛盾。熱愛、使用方言是傳承本土文化的途徑,應該以開放積極的態度對待方言。特別是知道了它是一個這麼古老、這麼優雅的語言,常熟人更應該為之驕傲,好好使用。

參考來源

  1. [1],搜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