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營地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常營地區(地區辦事處),隸屬於北京市朝陽區。是北京市近郊區唯一的少數民族鄉。2001年被市政府整體納入綠化隔離地區建設範圍。位於區境東部,距日壇公園12.4千米。東鄰通州區鄧家窯村,西部與平房鄉黃渠村接壤,南鄰管莊鄉,北與樓梓莊鄉東壩鄉為界。面積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8091人(2017年)。現轄11個社區、10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常營民族家園北側。管莊路過境。古蹟有修建於明朝正德年間的清真古寺。[1]

中文名: 常營地區

別 名: 常營回族鄉

行政區類別:民族鄉(地區)

所屬地區: 北京市

地理位置: 朝陽區東部

面 積: 9.3 km²

下轄地區: 轄1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朝陽區幺家店路一號院(暫用名)

電話區號: 010

郵政區碼: 100024

氣候條件: 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性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128091人(2017年)

著名景點: 常營清真寺、常營公園等

車牌代碼: 京

地理位置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區境東部,距日壇公園12.4千米。

轄區東與通州區鄧家窯村接壤,南鄰管莊鄉,西靠平房鄉,北接金盞鄉和東壩鄉,周邊與管莊鄉、三間房鄉等8個鄉接壤。

歷史沿革

明初大將常遇春北攻元大都曾在鄉域內屯兵紮營,稱為常營,後成為回族聚居地。

1958年前為通縣轄鄉,1958年劃歸朝陽區朝陽公社,1959年屬雙橋公社,1983年改鄉。

1996年,長營回族鄉面積8.8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人,其中回族占50%,轄五里橋、公主墳、東十里堡,長營第一、二、三、四、五、六,七10個行政村和長營鄉、長營一居2個居委會。

2002年12月,第147次市長辦公會議研究同意在長營回族鄉設立地區辦事處,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體制,同時將長營回族鄉(地區辦事處)更名為常營回族鄉(地區辦事處);辦事處駐常營村北路西,面積9.62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轄常營第一、常營第二、常營第三、常營第四、常營第五、常營第六、常營第七、十里堡、五里橋、草房10個行政村。

2008年轄6個社區、10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2011年轄1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110105033:~002111薈萬鴻社區~003111鑫兆佳園社區~004111萬象新天社區~005111常營民族家園社區~006111連心園社區~007 111蘋果派社區~008 111常營福第社區~009111暢心陽光社區~010111常營保利社區~011111麗景園社區~0121住欣家園社區~200 123常營第一村~201 123常營第二村~202123常營第三村~203123常營第四村~204123常營第五村~205123常營第六村~206123常營第七村~207 123十里堡村~208 123五里橋村~209 123草房村

轄區單位

學校

北京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北京市民族學校、北京市新教育實驗學校、北京市忠德學校、陳經綸中學保利分校、北京市朝陽區第二實驗小學(分部-北辰校區)

醫院

常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公園

常營公園、常營公園保利園、常營公園暢心園

養老機構

北京市恆春老年公寓

文化活動場所

常營文體活動中心,常營公園花瓣廣場,麗景園休閒文化廣場,連心園休閒文化廣場,保利公園文化廣場;11個社區文化活動室,7個社區益民書屋(民族家園,連心園,萬象新天,鑫兆家園,薈萬鴻,蘋果派)、常營地區圖書館。

地區特色

常營回族鄉位於朝陽區最東部,是北京市近郊區及北京市綠化隔離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鄉,屬於CBD--定福莊國際傳媒走廊。2000年被整體納入北京市綠化隔離地區建設範圍,2008年完成了整體拆遷安置任務並全面實行城市社區管理體制。轄區有具有五百多年歷史的「常營清真寺」,始建於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間,是朝陽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轄區內的常營公園因銀杏聞名,現已成為北京秋季知名的旅遊景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