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常袞(729~783年),字夷甫,京兆(今陝西西安)人, 唐代著名狀元宰相,中唐大臣。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乙未科狀元及第。他學識廣博,以善寫文章聞名。

人物經歷

其父常無為是三原縣丞。常袞登第後由太子正字授補闕起居郎,永泰元年(765年)授中書舍人。

廣德元年(763年)以右補闕充翰林學士,不久任考功員外郎。期間宦官魚朝恩恃寵專權,群臣競獻珠寶邀寵,常袞上書曰:「所貢寶物,源出於民,是斂怨以媚上也,請皆還之。」代宗讚許,加封常袞為集賢院學士。

大曆九年(774年)升禮部侍郎。連續三年主科考。處事謹慎、墨守成規。

大曆十二年(777年)拜相,楊綰病故後,獨攬朝政。以文辭出眾而又登科第為用人標準,堵塞買官之路。對朝中眾官俸祿亦視其好惡而酌定。封河內郡公。德宗即位後,被貶為河南少尹,又貶為潮州刺史。不久為福建觀察史。常袞注重教育,增設鄉校,親自講授,閩地文風為之一振。

建中四年(755年)死於任上。享年五十五歲,追贈為尚書左僕射。

主要成就

常袞性清高孤傲,不妄交遊。為政苛細崇尚節儉,反對腐敗。有文集十卷、詔集六十卷行世。《全唐詩》存其詩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