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幘,漢語二級字, 讀作zé,部首為巾,總筆畫數為11筆,古代的一種頭巾。[1]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幘zé ⒈ 古代的頭巾。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幘zé 〈名〉 (1) (形聲。從巾,責聲。本義:頭巾) (2) 同本義(包裹着頭,中間露出頭髮,幘前高后低,然後加冠) [turban] 元帝額有壯發,不欲使人見,始進幘服之。—— 蔡邕《獨斷》 文武官皆免冠著幘。——《晉書·輿服志》 (3) 又如:喪幘;幘梁(古代包頭的頭巾) (4) 猶冠。類似帽子的東西 [hat] 乃有秋花實,全如雞幘丹。——宋· 梅堯臣《雞冠》 (5) 又如:幘巾(頭巾)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革切,音責。《說文》發有巾曰幘。《玉篇》覆髻也。《急就篇注》幘者,韜發之巾,所以整嫧發也。《揚子·方言》覆結謂之幘巾。《廣雅》承露幘,覆結也。《蔡邕·獨斷》幘,古者𤰞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元帝額有壯發,不欲使人見,始進幘服之,羣臣皆隨焉。然尚無巾,至王莽內加巾,故言王莽禿幘施屋。《後漢·輿服志》古者有冠無幘,秦加武將首飾為絳袙,以表貴賤。其後稍稍作顏題。漢興,續其顏,卻摞之,施巾連題。卻覆之,今喪幘是其制也,名之曰幘。幘者,賾也,頭首嚴賾也。至孝文,乃高顏題,續之為耳,崇其巾為屋,合後施收上下,羣臣貴賤皆服之。文者長耳,武者短耳。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未冠童子幘無屋。《隋書·禮儀志》文者長耳,謂之介幘。武者短耳,謂之平上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