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帽蕊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帽蕊木

中文學名:帽蕊木

拉丁學名:Mitragyna rotundifolia (Roxb.) Kuntze Rev

二名法:Mitragyna rotundifolia

界:植物界

科:茜草科 Rubiaceae

屬:帽蕊木屬 Mitragyna

種:帽柱木

分布區域:雲南、印度、孟加拉國、緬甸、泰國、老撾

帽蕊木(學名:Mitragyna rotundifolia),為茜草科帽蕊木屬下的一個植物種。 [1]

帽蕊木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30米;樹皮灰褐色,粗糙,縱裂,內皮亮褐色,木材黃褐色;嫩枝有稜角或圓形,無毛或有短柔毛。葉對生,圓形至闊橢圓形或扁圓形,長14-25厘米,寬10-20厘米(苗木及萌芽枝上的葉長達75厘米),頂端圓或短尖,基部圓或心形,上面無毛,下面被較稀疏至稠密的短柔毛;側脈6-10對,脈腋有毛窩;葉柄長2-6厘米,無毛或有稀疏短柔毛;托葉橢圓狀長圓形至卵形,長2.5-5厘米,寬1.7-3厘米,全緣,有龍骨,外面有短柔毛,龍骨處及脈上被毛尤甚,內面無毛,基部有粘液毛。頭狀花序不計花冠直徑7-10毫米,頂生,常3個一簇,中間的具極短的總梗,側生的具長達3.6厘米的總梗;花無柄;小苞片線狀匙形,略有龍骨,比花萼裂片略長或近等長,頂部無毛或疏被短柔毛,邊具緣毛;花萼管長2-3毫米,無毛,萼裂片鈍,三角形至線狀匙形,無毛;花冠黃白色,高腳碟狀至狹漏斗狀,長約6.5毫米,外面無毛,內面有稠密的毛,在喉部尤甚,毛常突出管口,花冠裂片狹倒披針形。長4-5毫米,內面有毛,尤以基部和沿中脈最甚;雄蕊着生於花冠近喉部,花絲短,花葯伸出花冠喉部且伸展;花柱伸出花冠外,柱頭長棒形,長1.5-2毫米,子房2室;胚珠多數。果序直徑10-16毫米,蒴果長3-5毫米,略有棱脊,宿存萼檐不明顯。種子小,多數,兩端有短翅,下部的翅淺2裂。花期春夏。

帽蕊木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0米處的密林中。

帽蕊木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南部;國外分布於印度孟加拉國緬甸泰國老撾等。



參考來源

  1. 帽蕊木,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