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乾旱區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中國土壤學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性學術期刊(雙月刊,大16開本,176頁,ISSN1001-4675,CN65-1095/X)。創刊於198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乾旱區研究》主要刊登乾旱區水、土、生物、氣候和環境等方面具有創新性的研究論文、專論綜述和評論、研究方法和新技術應用、學術討論與爭鳴、國內外學術動態、論壇等。堅持以服務讀者、作者,促進學科發展為核心的辦刊理念,努力提高期刊質量和品位,擴大與中亞等國的學術交流[1],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辦中亞乾旱區共同關注的學科欄目。突出區域特色——乾旱區,聚焦區域的核心科學問題——水循環與水資源合理利用。《乾旱區研究》着重刊載全球變化的乾旱區響應、內陸水循環與水資源、乾旱區脆弱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對策、綠洲生態系統建設、綠洲學科發展等乾旱區基本科學問題,以及沙漠改造利用等成果。同時,我國乾旱區是礦產資源、能源資源、天然草場、畜牧資源和農業特色產業資源發展潛力巨大的區域,也是我國當前乃至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資源依託區域,尋求資源有效開發和環境良性演替、乾旱區社會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是實現乾旱區及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使命。《乾旱區研究》將弘揚原創性學術精神,以「科學發現優先權」為最高追求目標,優先發表高質量的原創性學術論文,秉承「唯質是視,量質錄用」的辦刊原則。

目錄

簡介

《乾旱區研究》(Arid Zone Research),期刊名。

《乾旱區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中國土壤學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性學術期刊(雙月刊,大16開本,144頁,ISSN1001-4675,CN65-1095/X)。創刊於198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

刊載內容

該刊主要刊登乾旱區水、土、生物氣候和環境等方面具有創新性的研究論文、專論綜述和評論、研究方法和新技術應用、學術討論與爭鳴、國內外學術動態、論壇以及乾旱區新書介紹等。

《乾旱區研究》着重刊載全球變化的乾旱區響應、內陸水循環與水資源、乾旱區脆弱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對策、綠洲生態系統建設、綠洲學科發展等乾旱區基本科學問題,以及沙漠改造利用等成果。同時,我國乾旱區是礦產資源、能源資源、天然草場[2]、畜牧資源和農業特色產業資源發展潛力巨大的區域,也是我國當前乃至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資源依託區域,尋求資源有效開發和環境良性演替,乾旱區社會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是實現乾旱區及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使命。

學術地位

《乾旱區研究》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全國優秀地理期刊。它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農業科技文獻庫》、《國土資源數據庫》等多種中文期刊數據庫的來源期刊。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資源系統(Chinainfo)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收錄。被《中國生物學文摘》、《環境科學文摘》、《中國地理科學文摘》、《國外地理文摘》、《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以及《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英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等國際重要檢索系統收錄。

服務群體

本刊讀者對象為乾旱區生物學、生態學、地學、水文學、氣象學、農業科學、環境保護、經濟和社會等領域的科研、教學工作者和有關決策部門的科技管理人員及研究生、大學生等。

視頻

乾旱區研究 相關視頻

恢復重建乾旱區生態環境,各種資源我們該如何合理利用?
別了,「苦水」!我國最大幹旱區家家接通自來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