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熱滅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乾熱滅菌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名詞解釋
乾熱滅菌法是指在乾燥環境(如火焰或乾熱空氣)進行滅菌的技術。一般有火焰滅菌法和乾熱空氣滅菌法。適用於乾燥粉末、凡士林、油脂等。
包括乾熱空氣滅菌和火焰灼燒滅菌等以乾熱方法殺死細菌達到滅菌的目的。
本法適用於乾燥粉末、凡士林、油脂的滅菌,也適用於玻璃器皿(如試管、平皿、吸管、注射器)和金屬器具(如測定效價的鋼管、針頭、攝子、剪刀等)的滅菌。
火焰滅菌法
是指用火焰直接燒灼的滅菌方法。該方法滅菌迅速、可靠、簡便,適合於耐火焰材料(如金屬、玻璃及瓷器等)物品與用具的滅菌,不適合藥品的滅菌。
乾熱空氣滅菌法
是指用高溫乾熱空氣滅菌的方法。該法適用於耐高溫的玻璃和金屬製品以及不允許濕熱氣體穿透的油脂(如油性軟膏機制、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溫的粉末化學藥品的滅菌,不適合橡膠、塑料及大部分藥品的滅菌。
在乾熱狀態下,由於熱穿透力較差,微生物的耐熱性較強,必須長時間受高溫的作用才能達到滅菌的目的。因此,乾熱空氣滅菌法採用的溫度一般比濕熱滅菌法高。為了保證滅菌效果,一般規定:135-140攝氏度滅菌3-5h;160-170攝氏度滅菌2-4h;180-200攝氏度滅菌0.5-1h。
乾熱滅菌法
細菌的繁殖體在乾燥狀態下,80℃~100℃ 1小時可被殺死;芽胞需要加熱至160℃~170℃ 2小時才殺滅。
乾熱滅菌的方法有①焚燒:用火焚燒是一種徹底的滅菌方法,破壞性大,僅適用於廢棄物品或動物屍體等;②燒灼:直接用火焰滅菌,適用於實驗室的金屬器械(鑷、剪、接種環等)、玻璃試管口和瓶口等的滅菌;③干烤:在干烤箱(hot air sterilizer)內進行,加熱至160℃~170℃維持2小時,可殺滅包括芽胞在內的所有微生物。適用於耐高溫的玻璃器皿、瓷器、玻質注射器等;④紅外線(infrared):是波長為770nm~1000μm的電磁波,以1μm~10μm波長的熱效應最強。紅外線的熱效應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產生,不能使物體均勻加熱,常用於碗、筷等食具的滅菌;⑤微波(microwave):波長為1mm~1000mm的電磁波統稱為微波,可穿透玻璃、塑料薄膜與陶瓷等物質,但不能穿透金屬表面。微波爐的熱效應分布不均勻,滅菌效果不可靠,用於非金屬器械及食具消毒。
參考文獻
- ↑ 文字記載前的1500年的歷史都發生了什麼,搜狐,2020-10-14
- ↑ 堯舜禹時期之中國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變遷,搜狐,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