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乾燥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乾燥度是中國生態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方塊字[1],是世界上最典雅、最俊美的文字。四角方方,大氣承當。四平八穩,神州永昌。她講究字體的間架結構,平衡布局。也講求字形的沉穩厚重,大氣端莊。橫要平豎則直,切不可頭重腳輕根底輕飄[2]

名詞解釋

乾燥度(drought index)是表徵氣候乾燥程度的指數。又稱乾燥指數,通常用字母K表示。定義為某地一定時段內的水面可能蒸發量與同期降水量的比值。 反映了某地、某時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狀況。它比僅僅使用降水量或蒸發量反映一地水分的乾濕狀況更加確切。

最簡單直接的乾燥度計算, 是以多年平均降水量(Precipitation , P)作為標準。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 FAO)認為, 農作物及草地生產潛力, 或者作物種類、耕作制度以及草地管理方式的選擇, 取決於降水及土壤水分對植物或作物生長期的有效性, 該生長期的降水量是氣候區劃的重要指標。

在我國以年降水量為指標劃分乾濕氣候區存在3 種不同的意見:1)年降水量小於200 mm 為乾旱區, 200 ~ 400 mm 為半乾旱區;2)年降水量大於200 mm 為乾旱區, 200 ~450 mm 為半乾旱區;3)年降水量小於250 mm 為乾旱區, 250 ~ 500 mm 為半乾旱區。任福民等(1995)利用全國160 個氣象站1951 ~ 1992 年的年降水標準化資料, 以年降水700 mm 為標準, 將全國劃分為兩個大區:乾旱半乾旱區和非乾旱區。由此可見, 乾旱與非乾旱的差別, 在年平均降水量上可表達為400 、500和700 mm 3 個標準。

此類以降水量作為乾燥度代用指標的方法不僅在具體劃分的標準上存在分歧, 而且只考慮了水分收入, 未考慮水分的支出, 沒有水分平衡的概念, 不能定量說明水分的盈虧, 無法如實反映自然界的真實面貌, 特別是植物與土壤的分布, 生態學意義不明確。因此, 降水量指標作為乾燥度指數的代用品, 僅可在其它氣象資料缺乏而只有降水量數據存在時使用, 如果有較豐富的其它氣候指標, 則需要配合這些指標使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