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幹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幹線是天氣學一個名詞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幹線,原指美國來自墨西哥海灣的暖濕空氣西進和來自西南沙漠地區的乾熱空氣之間的地面邊界,故而以露點溫度梯度顯著為標誌。後來把不同地區形成露點鋒的不同性質的氣團的地面界限都認為是幹線。在中國夏季暴雨過程中,由於南方的暖濕空氣與北方的乾冷空氣相遇形成明顯的濕度不連續帶,在中尺度場上表現為露點鋒,中國的露點鋒與美國的幹線相比有所不同,前者常引起降水天氣,後者引起降水的同時,還常伴隨較大的風暴或龍捲天氣。

幹線是水平方向上的濕度有較大的不連續線。穿過幹線,地面水平露點每千米可達5℃以上,午後,穿過幹線2千米內露點溫度可有15℃的變化。

幹線對於對流活動的發生起到擾源作用,幹線地區經常有積雲帶出現,積雲帶可以發展成強的雷暴,雷暴離開幹線傳播,然後在幹線周圍又可發展出新積雲帶。

幹線對於對流活動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幹線兩側分別是暖且乾的空氣和冷且濕的空氣,冷濕空氣上方通常有逆溫覆蓋(常稱「蓋帽」逆溫或乾暖蓋),這種逆溫存儲和積累了位勢不穩定能量,可觸發對流發展。

幹線的形成和發展與許多因素有關,例如天氣尺度形式、下墊面特性、湍流混合、天空狀況等。 在天氣尺度低壓槽後,通常盛行下沉氣流,可形成下沉逆溫,構成乾暖蓋,最終與地面相交,構成地面幹線。

天氣學

天氣學是研究天氣現象和天氣過程的物理本質及規律,並用以製作天氣預報的學科,是大氣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所以天氣學的研究對象是整個地球大氣,研究內容是大氣中發生的各種天氣現象及其演變規律,以及天氣分析預報原理、天氣預報方法。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天氣學並不是來研究所有的大氣物理過程,而只是研究對天氣演變起重要作用的那些天氣現象和天氣過程。是天氣分析預報的理論基礎。

中國氣象學家竺可楨於1925年首先對中國天氣類型進行了分類;沈孝凰於1931年對中國江淮流域的氣旋作了研究;李憲之於1934~1936年期間對南半球和西北太平洋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並初步提出了兩個半球之間大氣環流的相互作用;盧於1943年寫出了中國第一本《天氣預告學》,並對30~40年代的中國寒潮和颱風進行了研究;以後,對中國歷史上的特大暴雨、寒潮、高原氣象學和的研究,對高空切斷低壓(見)、中國降水天氣系統和中、低緯度環流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對和熱帶環流的研究,以及朱炳海對氣團、鋒等的研究,都對天氣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