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平朗鄉地處橫縣西南部,屬西津庫區,東與六景鎮隔江相望,南連新福鎮,西與青秀區南陽鎮接壤,西南與邕寧區中和鄉為鄰,北接巒城鎮,距南寧市80多公里。總面積125.6平方千米,轄13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27100人(2017年),耕地面積2777.73公頃。主要農作物有甘蔗、玉米、花生、優質水稻等。發展撐綠竹種植面積8千多畝,保護生態公益林2萬畝,森林覆蓋率60%。2014年全鄉工業總產值651萬元,農業總產值17831萬元,水稻種植面積15000畝,糖蔗種植面積9000畝,財政收入719.36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1億元,人均年純收入5763元。[1]

目錄

鄉鎮概況

平朗鄉位於縣城西部,距南寧、縣城均為65公里,水陸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全鄉轄13個行政村,1個社區委員會,至2003年末全鄉6225戶共25706人(非農人口1739人)。全鄉總面積125.6平方千米,水田16281畝,畲地5006畝,人均耕地0.83畝。全鄉約有12萬畝山林,河叉魚塘面積8500畝。農業以種水稻為主,同時發展甘蔗、花生、穿心蓮等經濟作物。山地多產松、樟、杉、楓、速豐桉。 2003年全鄉財稅收入1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0元。鄉轄區內有1個鐵鍋廠,1個煙花爆竹廠,2個紙筒廠,5個木片加工廠。通過招商引資,還發展了一個3000畝發財樹基地,一個2000畝穿心蓮藥材基地,11000畝速豐林。

2003年末,有初中1所,學生647人,教職工41人;小學14所,教學點8個,學生1955人,教職工102人。2002―2003年,共爭取上級投入250萬元開展學校危改工程,中學和12個村委的教學樓均為鋼筋水泥結構。各個村委都設有廣播室和文化室,有3個村委已建有五保敬老院。投資20萬元的鄉宣傳文化站2004年投入使用。

全鄉有2所衛生院。鄉衛生院多次被評為縣先進文明單位。平朗山清水秀,著名景點有秋江村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太平天國時期李文彩起義根據地―李七岩,筆山村在清代修建的雕刻精緻花屋,黃強村有特色的宗祠,飛灑村如相嶺,飛灑龍潭,飛灑電站等。

一年一度的二月春社―農曆二月初二,全鄉人民和鄰近鄉鎮的群眾齊趕平朗圩,舉行舞龍、舞獅、唱山歌、武術表演等。平朗三日成一圩,有南陽、巒城、良圻、飛龍、新福等群眾來趕圩,熱鬧非凡。[2]

經濟發展

2007年,全鄉工業總產值1200萬元,增長43.37 %;農業總產值6700萬元,增長12.95%;財政收入完成149.36萬元,增長22.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28萬元,增長45.89%;農民人均純收入2100元,增長13.64%。 平朗鄉14個村委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全鄉農作物仍只局限於玉米、花生、水稻等為主體。全鄉大力發展穿心連種植達2000 畝,速豐林1.1萬畝。鄉企業有1個鍋頭廠、煙花爆竹廠和2個小型紙品加工廠。

2014年全鄉工業總產值651萬元,農業總產值17831萬元,水稻種植面積15000畝,糖蔗種植面積9000畝,財政收入719.36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1億元,人均年純收入5763元。[3]

特色農業

平朗鄉人民政府召開了2007年超級稻生產工作會議。鄉農業服務中心全體幹部、各村委會支書、主任及定工幹部等共4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首先現場參觀平朗鄉黃強村村委"烏垸垌"200多畝超級稻生產示範片,示範片種植品種為準兩優1202,由於肥、水管理得當、病蟲害防治工作到位,目前長勢良好,抽穗整齊,對比其它水稻品種有很大的優勢。參觀結束後在鄉政府會議室召開了會議,方貴日副鄉長對全鄉早糙超級稻生產工作進行了總結,並對晚糙超級稻生產工作進行了布置,要求有關單位要大力宣傳發動種植超級稻,技術指導要到點到位,任務要落實到村到人,在完成早糙種植任務的基礎上,晚糙力爭超額完成縣下達的2500畝任務。鄉農業服務中心技術員也結合當前田間情況提出了具體的後期田間管理意見,要特別注意防治稻飛虱、穗頸瘟,並針對早糙種植過程存在的問題作了詳細的分析,使到會人員增強了晚稻種植超級稻的信心,有力地確保全年播種任務的完成。 橫縣平朗鄉依託新平公路,在發展農村經濟中,依靠山區優勢,大力發特色農業,種植淮山、中草藥等。為了做好引導和服務工作,近日,該鄉邀請了廣西農科院專家到寶鼎村開展淮山種植技術培訓,還到淮山種植基地作現場技術指導。掛點寶鼎村的市委辦公廳、市商業銀行領導在縣農業綜合開發辦領導和平朗鄉有關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寶鼎百畝連片種植淮山基地,高度讚揚該鄉在發展特色農業方面取得的成績,希望該鄉繼續推進中草藥生產基地建設,擴大發財樹種植基地的投資規模,推廣規劃擴大淮山新品種種植面積,造福山區人民。市桂點單位還為該村貧困戶捐贈衣物和床上用品100多套,為村小學贈送多台吊扇,在村小學擴建和資金籌集方面作了安排。[4]

旅遊資源

平朗鄉位於橫縣偏遠西南地區,曾經是交通落後的代名詞,受地理條件限制,經濟發展緩慢。但是,隨着六景至欽州高速公路的開通,平朗鄉發展優勢日益凸顯。再加上"山清水秀"是令平朗引以為傲的生態品牌,旅遊資源豐富:西江黃金水道、秋江貝丘遺址、李七岩、筆山花屋、江山半島、麒麟山地質公園、冰川遺址、3萬畝生態林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點,生態旅遊開發前景廣闊。交通區位優勢和生態資源優勢是平朗的核心競爭力,對於平朗經濟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依託這些疊加優勢,平朗根據縣委縣政府部署,找準定位、奮力趕超,從打造"中國平朗"、"南國水鄉"的戰略高度審視平朗、宣傳平朗、發展平朗。生態旅遊項目建設熱潮一浪高過一浪。"東盟國際文化長廊項目"、"平朗印象假日玫瑰莊園"、"平朗生態體育公園項目"等幾個組團項一系列生態旅遊項目陸續意向和落戶平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