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泉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泉縣,地處河北省東北部。東經118°21′03〞-119°15′34〞,北緯40°24′0〞-40°40′17〞,為遼寧、內蒙、河北三省交界地,東與遼寧省的凌源市接壤,北與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相連,西鄰承德縣,南鄰寬城縣。縣域面積3297平方千米。總人口47萬人(2004年)。行政區劃代碼:130823。

平泉市是中華民族紅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遠在史前,春秋戰國時的"老馬識途",漢末三國時的"望梅止渴"等都出自平泉。

平泉市素有"通衢遼蒙、燕趙門楣"之稱,近鄰北京、唐山、秦皇島、赤峰、朝陽等大中城市,市人民政府駐地平泉鎮。距承德市92公里,距北京293公里,距省會石家莊489公里。

201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平泉縣,設立縣級平泉市,以原平泉縣的行政區域為平泉市的行政區域,平泉市由河北省直轄,承德市代管。

歷史沿革

平泉歷史上曾稱作"八溝",意為拉不敗的哈達,填不滿的八溝,"平泉"因清康熙大帝見平地湧泉興贊"聖地平泉"而得名。平泉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

殷商為土方,西周為鬼方部落活動區。

春秋時期為山戎、東胡領地。

戰國時期,燕國大敗東胡,北築長城,平泉為燕右北平郡屬地。

秦時,平泉仍屬右北平郡。

西漢時期,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郡下置縣,平泉屬右北平郡,郡治平剛。

東漢時,右北平郡遷於土垠(唐山市銀城鋪),遼西烏桓內屬,居塞內邊緣諸郡,此後為烏桓活動區。漢桓帝時,平泉為鮮卑東部大人宇文氏屬地。

晉建元二年(344年),鮮卑氏慕容皝滅宇文部,平泉地屬前燕。

東晉太和五年(370年),前秦滅前燕,縣境為前秦幽州轄地。東晉太元九年(384年),鮮卑氏慕容垂復國,建後燕,平泉屬後燕平州地,不久改平州為營州,領屬未變。

東晉義熙五年(409年),後燕亡,東部鮮卑部分支庫莫奚進入平泉縣境。南北朝時,平泉縣境分魏之營州冀陽郡平剛縣和建德郡陽武縣及庫莫奚地。

北齊時,為營州冀陽郡和建德郡地。北周時,為營州刺史高保寧割據地。隋時,今縣境部分為遼西郡柳城縣,其餘屬奚地。

唐時,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在奚地置饒樂都督府,縣境屬之。唐開元二十一年(723年),全國分十五道,縣境屬河北道。

五代時,縣境為奚族和契丹族居地。

遼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建中京,平泉縣境屬遼中京道大定府。縣境南為神山縣,北屬歸化縣,東北屬榆州和眾縣。

金時,初為中京道大定府,貞元元年(1153年)改中京道為北京路,今縣境屬北京路大定府。南屬神山縣,北屬和眾縣。

元時,今境屬遼陽行省北京路,至元七年(1270年)改北京路為大寧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又改大寧路為武平路,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復改武平路為大寧路,平泉為惠州地。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改大寧路為大寧府,後廢。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置大寧都指揮司,不久又改為北平行都指揮司,轄十衛,平泉境北屬富峪衛,南屬會州衛,會州衛南界至喜峰口。

明永樂元年(1403年)三月,北平行都指揮司復改為大寧都指揮司,治所由大寧遷保定。原寧王封地,賜烏梁海三部,縣境屬朵顏衛遊牧地。明末,朵顏衛改稱喀喇沁,縣境為喀喇沁遊牧地。

明崇禎二年(1629年),喀喇沁部蘇布迪率部降後金。崇禎七年(1634年),後金天聰八年,皇太極劃定蒙古諸部牧地,喀喇沁牧地固定。後金天聰九年,分喀喇沁部為左右兩翼旗,隸卓索圖盟,縣境屬喀喇沁右翼旗。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劃喀喇沁右翼旗部分屬地建喀喇沁中旗,今境屬喀喇沁中旗。

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設八溝廳,廳治八溝(今平泉縣城)。八溝廳境域東西相距270公里,南北相距405公里,轄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右翼旗、巴林左右兩翼旗、翁牛特左右兩翼旗地。廳治八溝,東至喀喇沁左翼界40公里,東北至土默特右翼界150公里,西至熱河廳界32.5公里,西北至圍場界270公里,南至永平府遷安縣界65公里,北至翁牛特左翼及巴林旗界370公里。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將八溝廳之巴林兩旗、 翁牛特兩旗另設烏蘭哈達廳。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降八溝廳為平泉州,隸屬承德府。州境東西相距270公里,南北相距245公里。縣境為平泉州南一部分。州治平泉,東到列山樑接喀喇沁左翼旗(建昌)境40公里,至朝陽縣界150公里,西至承德府界32.5公里,西北至茅溝、七家接承德府地120公里,南至冰窖接永平府遷安縣界65公里,北至栗子溝接赤峰縣境180公里,西北至喀喇沁右翼旗駐地225公里。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劃州境東北部十個鄉境域,連同建昌縣劃出的地域,另置建平縣。

1913年,改平泉州為平泉縣,隸屬直隸省渤海道,縣域沿襲光緒二十九年州境域。民國三年(1914年),設熱河道,平泉縣屬之。

1928年,熱河特別區域改建熱河省,領屬平泉縣。

1937年7月,平泉縣併入寧城縣。

1939年旗縣合一,稱喀喇沁中旗。

1948年5月平泉縣解放,恢復熱河省平泉縣建置。

1956年1月,熱河省撤銷,平泉縣歸河北省承德專區管轄。

1993年7月後,平泉縣隸屬河北省承德市。

201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平泉縣,設立縣級平泉市,以原平泉縣的行政區域為平泉市的行政區域,平泉市由河北省直轄,承德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