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湖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湖街道,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位於深圳中北部,地處深圳、東莞兩市與龍崗、龍華兩區交界,東與橫崗街道相連,南與南灣、吉華街道相交,西與龍華區接壤,北與東莞市鳳崗鎮毗鄰,轄區面積41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平湖街道總人口52萬。截至2019年10月,平湖街道下轄12個社區。

平湖街道是廣深、平鹽、平南多條鐵路的交匯點,平湖火車站實現11分鐘到羅湖、1小時到廣州。轄區有4條高速路、5個出入口,與深圳機場、鹽田港和市中心快速接駁。地鐵10號線在平湖設有5個站點,平湖樞紐站將建成集鐵路、輕軌和地鐵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1]

2019年,平湖街道工業總產值388.76億元,同比增加2.1%。

2020年12月,榮獲深圳市愛國擁軍模範單位。

中文名: 平湖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深圳市龍崗區

地理位置: 深圳市中北部

面 積: 41 km²

下轄地區: 12個社區

電話區號: (86)0755

郵政區碼: 518111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2 萬(2019年)

著名景點: 平湖生態園,平湖鳳凰山

火車站: 平湖站

車牌代碼: 粵B

歷史沿革

明嘉靖元年(1522年),平湖建圩。早期的平湖包括伍屋圍村、大圍村、松柏圍村。

明朝末年,寶安縣行政區劃分為3鄉7都57圖509村,平湖屬第七都。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平湖劃歸官富司管轄。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實行區鄉建制,平湖鄉於屬寶安縣第六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第四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第二區。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原屬東莞縣的鵝公嶺、山廈、新南等自然村劃歸寶安縣平湖鄉。翌年4月,寶安縣整編為4個區,平湖鄉隸屬第三區。

1952年10月,擴大區級建制,平湖鄉改屬第二區。

1953年7月,調整區劃,平湖鄉改屬第八區。

1955年秋,第八區更名布吉區,平湖鄉屬之。

1958年3月,撤區並鄉,平湖鄉由寶安縣直接管轄。同年10月,平湖鄉與布吉鄉合併成立紅旗公社。

1959年1月,紅旗公社改稱為布吉公社。

1961年7月至1977年3月間,平湖公社多次併入、析出布吉公社。

1983年7月,平湖公社改為平湖區。

1986年10月,平湖改區為鎮。

1993年1月,寶安撤縣分設寶安、龍崗二區,平湖鎮隸屬龍崗區。

2004年,寶安、龍崗兩區撤鎮設街,平湖街道仍屬龍崗區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平湖街道下轄12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深圳市龍崗區平安大道309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湖街道,隸屬於深圳市龍崗區,位於深圳中北部,地處深圳、東莞兩市與龍崗、龍華兩區交界,東與橫崗街道相連,南與南灣、吉華街道相交,西與龍華區接壤,北與東莞市鳳崗鎮毗鄰,轄區面積4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平湖街道屬丘陵地貌,丘陵、階地、台地面積約占總面積的74.6%,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丘高度多在海拔60米至130米之間,最高的山丘是上木古村的牛尾嶺山,海拔214米。

植被

平湖街道山丘上喬木參天,灌木叢生,其中以松樹、桉樹、稔樹和藤練樹居多。

氣候

平湖街道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2.3℃,年均無霜期346天,年均降水量為1933毫米;夏季以東南風為主,冬季以東北風為主,年均風速2.6米/秒,每年7—9月為颱風季節。

自然資源

平湖鳳凰山主要的礦業遺蹟有典型的輝綠岩地質剖面、大型礦山采場與加工場、礦業活動遺蹟及輝綠岩礦業製品等多種類型。礦業開發史籍是反映重要礦床發現史、開發史,及礦山沿革的記載和文獻。

人口

截至2019年,平湖街道總人口52萬。

經濟

2019年,平湖街道工業總產值388.76億元,同比增加2.1%;稅收收入39.48億元,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68億元,增長6.8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5.5億元,增長10.72%。

交通

平湖街道是廣深、平鹽、平南多條鐵路的交匯點,平湖火車站於2016年重啟客運,實現11分鐘到羅湖、1小時到廣州,平湖南鐵路貨場被定位為一級物流基地。轄區有4條高速路、5個出入口,與深圳機場、鹽田港和市中心快速接駁。地鐵10號線(坂田線)在平湖設有5個站點,其中雙擁街站是亞洲最長單體地鐵站,平湖樞紐站將建成集鐵路、輕軌和地鐵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轄區內「六橫五縱」幹線路網結構基本成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平湖街道有中小學21所、幼兒園49所。

醫療衛生

截至2019年,平湖街道有綜合性醫院2家,市平湖醫院試運行,新增病床1500張。

文化事業

2014年5月,「平湖春色」平湖街道書畫協會會員作品展在東湖美術館展出,平湖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日益彰顯。《話說平湖》一書面世,全面展示平湖700多年的歷史變遷和發展現狀。山廈革命紀念館被列為深圳市第二批黨史教育基地。

2015年在主流報紙刊出71個專版,推出《平湖通訊》、「平湖正能量」各12期,開展「閃亮平湖人—2015年文明道德先進人物」評選和「看百年、讀百年、走百年」系列文化活動。文藝原創精品再獲佳績,賴達興再獲原創客家山歌省級大獎,平湖紙龍舞獲評省級「非遺」。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平湖街道從地形上看,伍屋圍村像一隻螃蟹,大圍村像一隻蚌,松柏圍村像一隻蝦,螃蟹、蚌、蝦均為水生動物,有水才能成活,加之這一帶地勢平坦,人們遂將它稱為平湖。

文化遺產

廣東省級非遺——平湖紙龍舞

平湖紙龍舞是指以劉姓為主的平湖村所具有獨特風格的紙龍,相傳是劉氏祖先從中原南遷,輾轉落戶平湖,由其後人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習俗之一。平湖村村民過春節時有舞紙龍的習俗,以祈禱風調雨順,其有着自己一套獨特的表演舞技、樂器、樂曲及傳統套路。

平湖舞龍隊由60餘人組成,以獅鼓、大鈸和鑼作打擊樂,以鎖吶(鼓手)等為吹奏樂器。舞龍者在鑼鼓音樂的伴奏下,表演「祥龍獻瑞」「龍入禹門」「金龍纏柱」「游龍戲水」「龍逛花園」等舞蹈造型。表演結束後,即將紙龍抬到河邊,舉行化龍儀式,將其火化,灰隨流水而去,意為祥龍歸大海。

方言

平湖街道原住民所使用方言主要是客家方言和粵方言。

紅色文化

平湖街道山廈社區是深圳最早播下革命火種的地方,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成立深圳第一個黨支部。

文物古蹟

平湖街道是龍崗區廣府文化最集中的區域。作為廣府人的棲居地之一,平湖有許多老圍。在平湖當地,建圍最早、最出名的是伍屋圍、大圍、松柏圍。三座老圍位於平湖街道鳳凰社區和平湖社區,建於明朝中前期,距今五六百年。

風景名勝

鳳凰國家礦山公園

鳳凰國家礦山公園是全國首批28家國家礦山公園之一,以礦山文化為主題供人們遊覽、科學考察、休閒旅遊的公益性市政公園。整個公園以鳳凰山公園和芙蓉花園式礦場為背景,以礦業遺蹟資源為主體景觀特色,結合公園內復綠景觀資源,重點體現礦業發展歷史內涵,具有研究價值和教育功能。

平湖生態園碧道

平湖生態園碧道屬於郊野湖庫型碧道,總長超過10公里,環繞苗坑、甘坑水庫,連接甘坑客家小鎮,以甘坑、苗坑兩大水庫自然生態為基礎,建設內容包括人工綠化植被生態化改造、生態蓄水土壤改良、水源保護林完善、海綿城市等多項內容。

視頻

深圳龍崗區平湖街道,現在變化好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