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幽居香落里,塵外讀好詩(宋廣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幽居香落里,塵外讀好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幽居香落里,塵外讀好詩》中國當代作家宋廣勤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幽居香落里,塵外讀好詩

賞菊

菊花豈在室中黃,野地輕開滿徑香。

來客心懷呈遠意,迎其風骨入詩囊。

點評:

這首詩的首句「菊花豈在室中黃」,即岀語不凡,令人耳目一新。大家知道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它遇冷而開,不懼風霜,「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如果把菊花種在溫室里,嬌生慣養,豈不有違菊花的「本意」?我們常常看到在古典詩詞中寫籬邊之菊,園中之菊的佳句比比皆是,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再有「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還有「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等等,而寫野外之菊的好詩並不多見,蘭心老師恰恰欣賞的是野外之菊,寫的很有特色。你看,作者領着我們來到野外,但見「野地輕開滿徑香」,一下子視野就廓大起來,遍地的菊花正如空谷幽蘭般靜靜的開放,菊花的清香之氣,蕩漾在空中,沁人心脾,令人陶醉,這是多麼美妙的意境啊!作者遠道而來,難道僅僅是只為欣賞這裡的菊花嗎?第三句給出了答案:「來客心懷呈遠意」,「呈」是呈上,恭謹,仰慕的意思,「遠」,在此可理解為作者的凌雲壯志,對菊花的欽佩之情,讚美之意。第四句道出了作者賞菊的目的:「 迎其風骨入詩囊」。這一句卒章見志,豪邁古樸。足見作者懷襟,筆力雄健。

在此詩中,作者構思巧妙,不慕室中之菊,偏愛野外之菊,態度明朗,意象鮮明且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氣韻生動,不愧是一首佳作。但我認為還有個別之處,需要作者商榷:其中第二句中的「滿」字,與本句中的「輕」字,雖都是形容詞,但並不十分匹配,「輕開」可理解為悄無聲息地開放或剛剛開放,而用「滿」字來形容菊花之香遠,似乎有些過了,嘗試改用「一徑」如何,這樣是否可以收到以少少許勝多多許的藝術效果呢?當然,這只是個人的一點不成熟見解,不一定正確,只是提個參考意見吧。

憶 小 荷

小荷有意送花香,不解風情斷續章。

負得美人孤賞月,夢尋追憶水中央。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非常喜愛荷花,單從對荷花的稱謂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古人對荷花的稱謂有:藕花、蓮花、芙蓉、芙蕖、菡萏,等等,詠蓮花的詩文佳作古今也不在少數。今有焦作詩人李四新老師的《憶小荷》寫得也很有特色。現嘗試評析如下:

首句「小荷有意送花香」,即別開生面,很有意味。給人以視覺和嗅覺的衝擊力,吊足了讀者的胃口,來個且聽下回分解:讀者正期待着下文,然而小荷卻「不解風情斷續章」,猶如一盆冷水灌頂,「有意」很快變成了」無情」。讀者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啊!正是由於小荷的不解風情,才引起下文:「負得美人孤賞月」。此句中的美人似指鍾情的少男(在中國古典詩詞中美人,玉人多指女性,也可以指男性),他在荷塘邊(從末句中推測得知)徘徊,佇立,無語,雖花好月圓,然伊人不至,斯人」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箇中滋味難以向外人道,一個「孤」字勝過千言萬語,足見作者筆力老道。結句「夢尋追憶水中央」,更似神來之筆,把故事推向了高潮,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其中,「水中央」的意象取自《詩經. 蒹葭》和歌曲《荷塘月色》,其意象之鮮明,意境之優美,可以想像水中央的「伊人」婀娜多姿,風情萬種,美若天仙,引得斯人魂牽夢縈,揮之不去。「夢尋追憶」四字,力透紙背,「憶」是「追憶」,而且是「夢尋追憶」強化了詩的主題。

總之,小詩寫得溫婉雅致,語句清新且構思精巧,敘事一波三折,心中有波瀾,妙筆自生花。說到不足之處,我想提個建議,首句中的「有意」二字,不若改成」款款」二字。理由是「有意」似有綁架之嫌,「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換成「款款」就不同了。「款款」是指徐緩貌,又指和悅貌。假如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小荷如蓮花仙子,「素手把芙蓉」,仙袂飄飄,笑語盈盈,款款而來,這樣的場景,該是多麼美啊!當然詩無達詁,解讀詩詞從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說誰對誰錯。在此發表己見,為了拋磚引玉吧。

2021年3月1日寫於沈丘縣實驗中學 [1]

作者簡介

宋廣勤,網名浪跡江湖,1963年生,河南沈丘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