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藍睡蓮(林海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幽幽藍睡蓮是中國當代作家林海燕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幽幽藍睡蓮
引子
「曙光照亮她的美麗「
——古埃及詩歌
一、藍睡蓮之「前世」
那是一幅壯美的畫面:晨曦中,一條縹渺的河,河面霧氣升騰,安靜的水面上,鋪排而開的睡蓮,錯落有致的綠葉,星星點點的淺藍花瓣,金黃色的明亮花蕊。這畫面中的長長河流與藍睡蓮,如同一個古老夢境。
藍睡蓮,這種美麗的水生草本植物,有橢圓形葉,圓柱形柄,花心鮮黃色,花朵淺藍色。它的花瓣呈星狀,頂端藍色較深,基部漸淡,它的種子是黑色的,落入水中,在水中繼續生長。
尼羅河,恢宏、壯闊、靜穆,有時反覆無常,但有一種難以言說的美麗。它發源於伊索比亞高原,泛濫季節洪水過處,沉積下肥沃的黑色淤泥,同世界上其它國家的大河一樣,它是一種古代文明的發源地,擁有古老、獨特、神秘的尼羅河文化。
也許自冰河時期開始,藍睡蓮在尼羅河上出現了,
與藍睡蓮一起的,有紙莎草、菖蒲和優雅的鸛鳥。
古老的睡蓮開出詩歌一般的淺藍花瓣,有些枯萎的葉子呈現黃褐色。藍睡蓮周圍是迷離如夢的紙莎草,河畔傳來神秘的、落花般的歌謠,音符如花瓣落入長滿睡蓮的尼羅河當中。
也許,世界上第一株藍睡蓮便是誕生於這古老的國度、古老的河流當中。
古老的植物,古老的國度,那樣美麗的畫面,現在大約只能在古老詩歌與壁畫裡才能重現吧。
在埃及,有記載的關於睡蓮的最早的記錄是尼羅河畔一個村莊裡的壁畫,從壁畫的歷史來推測睡蓮在埃及的種植物歷史,是古埃及第五王朝,大約西元2500年。這是它在埃及的歷史,而它在地球上的存在史,根據化石研究的結果,有1億年的歷史,一個久遠的難以想像的時間跨度。
讓思緒穿越時間、空間:一條長長的、壯美的河流緩緩流淌着。藍睡蓮,在河面安然綻放,盛開星星點點的淺藍花瓣。
藍睡蓮周圍是迷離如夢的紙莎草,河畔傳來神秘的、落花般的歌謠,音符如花瓣落入長滿睡蓮的尼羅河當中,與之相伴的是紙莎草,如此古雅、優美的兩種植物,竟然相生相伴於這誕生一個壯闊古文明的河流之上,想像着當日出的第一道光金子般灑向河面、灑向睡蓮與紙莎草,不得不讓人讚嘆:那是多麼古老、多麼壯美的畫面,它美如異星,永不復再現。
二、藍睡蓮:「埃及之花」
古老神秘的埃及,藍睡蓮是這個國家的「宗教之花」。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藍睡蓮的搖籃。
幽幽綻放的藍睡蓮,仿佛與世界之光同時誕生,它從尼羅河面走出來,出現在古城底比斯的皇宮的高牆上、殿柱上、花園中,出現在卡納克神廟的門楣、柱廊、廟堂、石刻上,也出現在貴族女子的服飾中,出現在埃及舞者的手中、貴族祭司的頭上、出現在太陽神阿蒙與睡蓮花神內菲爾特穆的傳說中、出現在古老的埃及詩歌當中。
從那些散淡簡約的詩歌與壁畫當中,穿越時光的縫隙,找尋舊日藍睡蓮的蹤跡。
據說埃及古城底比斯,在古埃及被稱為「神明的南方花園」,它是一座恢宏、壯美的白色城市,它有巍峨的宮殿與恢宏的神廟,供奉太陽神,街道寬闊、城門巍峨,銀磚金旗,那殘缺但依舊恢宏的神廟,塵封己久的青銅門,斑駁殘損的壁畫,柱廊上、門楣上,有數不清的「藍睡蓮」的身影。
恢宏壯美的卡納克神廟,重重高牆,林立的柱廊,精緻寬闊的花園,花園裡奇花異樹,樹木繁茂,棗椰、沒藥樹、側柏散發清香,聖湖中開滿睡蓮,神廟某一處的立柱盡頭,一朵朵彩繪的、盛開的藍睡蓮,優雅精美,那種神秘與安然之美讓人內心悸動。
古老的街市上,走過高貴清峻,身着白裙,烏黑披肩長發的貴族少女,她們的烏髮當中斜插的藍睡蓮,身上散發出藍睡蓮的清香。藍睡蓮,那是天藍色的「埃及之花」。
古埃及王國的輝煌時期, 藍睡蓮成為一種埃及之花、宗教之花。是它天生具備的莊重氣質還是因了埃及統治者的偶然器重?或者兩者皆有吧。
藍睡蓮的宗教氣質與生俱來,它莊重優美,偶爾的妖艷不影響它的莊嚴,統治階層的渲染與其自身的用途,使它成為一種神秘聖潔的魔力。在古埃及的建築與詩歌及各種的祭祀中常可見其身影。是古埃及動植物崇拜對象中的一種,仿佛,它是具備神性的植物。
然而,世間一切植物,其實它們的綻放與凋零無關人情世俗、無關人心悲喜。
古老的尼羅河、神秘的底比斯、恢宏的卡納克神廟,與藍睡蓮一樣被奉為埃及聖物的紙莎草,漫漫黃沙之上,蒼蒼尼羅河畔,文明古國竟以藍睡蓮作為國花,從而,這看似與世無爭的植物,見證一個文明古國輝煌絢爛到極點的古文明,自然也會見證無數的殺戮與最終衰敗。是的,人類歷史與人性的殘酷從來就無關風物,藍睡蓮,兀自開放,兀自凋零。
藍睡蓮,仿佛可以隱匿那些埋在時光深處的秘密。
埃及,這個誕生於非洲北部尼羅河畔的文明古國。每年一次的河水泛濫為尼羅河流域帶來充足水源和肥沃土地,尼羅河孕育了古埃及燦爛的文明,埃及,是世界上較早跨入文明門檻的一個民族。
只須稍微翻讀古埃及歷史,簡略冷漠的記載當中可以攝取殺戮史、戰爭史、血淚史,累累白骨,造就一個千古輝煌的帝國,其中有多少滅絕人倫之事,哪怕只是簡潔的文字,也讓人不寒而慄,戰爭中死在戰場的士兵,爭權奪勢中血親相拼的慘烈,獻給海神的赤身處女,獻給山神的天真幼童,嫁給子虛烏有的太陽神的貴族少女,越深入看歷史,越是心寒、絕望,人性之黑暗,歷史之野蠻,任你如何喬裝打扮,也掩飾不了。人類的文明史,是建立在多少的白骨、多少讓人無法正視的慘酷真相上。
那些權謀、野心、殺戮、背叛、放逐與死亡,在藍睡蓮神話般的淺藍色調里悄無聲息地演繹着,它是如此平靜、優雅、清淡,以原有的植物的形式,或抽象化了的藝術形式,平靜地在風中、在水中、在光線里綻放着、也凝固在青金石顏料里、堅硬的花崗石術廊上,不被世間任何一齣劇目所驚動。
世間的每一齣劇目,精彩或平庸,世間的每一種愛恨情仇,悲欣交集,其實它都不為所動,它只是日出而開,日落合閉,淡綠蓮葉,淺藍花朵,如此這般,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僅此而己。
那安安靜靜、幽幽淡淡的淺藍睡蓮,在尼羅河的清晨來臨時綻放,那淺淺藍的睡蓮,如同古老的詩行,亦如古老的夢境與傳說,綻放在歲月的河流當中。傍晚的霞江在淺金淡此當中交替變幻,藍睡蓮終閉合,有乾枯的蓮葉和凋零的落花,化在尼羅河的水裡。它不為世間任何的喜劇而歡呼,亦不為人世間任何一出的悲劇而傷感,任世間上演多少的愛恨情仇,它始終不為所動。
三、莫奈之傑作:藍睡蓮迷宮
源自非洲的睡蓮於1858年,由法國園藝師約瑟夫·莫尼爾完成耐寒睡蓮和熱帶睡蓮的雜交,培育出70多種美麗的新品種,顏色也不再局限於藍、白兩色。 當時睡蓮在歐洲還屬于禁運類外來植物,但園藝師與酷愛睡蓮的藝術家卻想盡辦法讓它們穿越禁錮從非洲運往歐洲,至此睡蓮在歐洲生長下來。
循着藍睡蓮的足跡,從最初的尼羅河畔到法國園藝師約瑟夫的實驗池,再到印象派畫家莫奈的維吉爾花園的池塘里紮根生長。後人終於有幸欣賞到莫奈的畫作《藍睡蓮》,它是另一種形式的「藍睡蓮」,它是一種抽象化了的藝術形象,它是藍色調與光線的完美運用:
一片鮮亮的紫藍底色,是深藍的水面,一個長着水生植物的小小池塘,水面是紫藍色的,水上浮的是色調比水面淺淡的藍睡蓮,我想,應當是綠睡蓮沾染了那一片深濃鮮亮的「紫藍」,所以,它們成了一群「藍綠精靈」,池塘上方垂着墨藍的柳枝,柔軟的柳條下垂,與水中的倒影相互交織。
幽深的藍色池池塘水面上,水中有天空、白雲及岸邊垂柳的模糊倒影,池面上安靜的睡蓮,綻放清淡明亮的睡蓮花,蓮葉與水面沾染花朵鮮艷的色澤,相互映襯、調和,呈現溫柔亮紫色。
莫奈的這幅 《藍睡蓮》表現出一種清靈、優雅、寧靜,但又有一點點縹緲的意味,清柔的睡蓮、柳樹、湖水,和那深深淺淺的藍,把人帶到一種寧靜的、詩意的夢幻氛圍當中,有一種斑駁中的精緻,平靜中的激越。精緻是極致的,激越卻是節制的。
這樣一幅幽幽「藍睡蓮」圖,它牽引着我,一個東方的女子,走近歐洲印象派畫家的代表人物、法國畫家克勞德-莫奈的藝術空間,走近畫家那由光線與色彩相組合構成的神奇迷宮,走近一個幽微清淡、神奇精緻的「藍睡蓮「的夢幻世界當中。這個「藍睡蓮」迷宮,具備無限深刻、不可捉摸的意味。用文字難以言訴其美其含義,只覺得它仿佛可以通向另一個世界。這美麗的「藍睡蓮」圖,它是一個無限延伸的藝術迷宮。一種植物,兩個世界,一個現實世界,一個藝術世界,相互映襯,彼此照應,並且可以向未知的無限幽深處延伸。
這樣一幅幽幽「藍睡蓮」圖,可以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也可以給人帶來藝術術創作的靈感和啟迪。
它告訴我們:藝術創作除了需要天賦,更需要通過虔誠的努力,才能達到一個如同「藍睡蓮」一般完美的境界。藝術之路,無止境。唯堅持不懈,方有達到彼岸的可能。正所謂天道酬勤是也。
這正如瓦特所說:「一個人的奮鬥,不論成敗,只是在把自己的世界雕琢完美,盡你所能,沉靜和堅毅的盡力去做。」就如同莫奈這個法國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他受過系統的古典畫派畫家的訓練,終生堅持外光畫法。並且在43歲之後,長居於法國小鎮吉維尼花園中,幾乎與世隔絕。創作出了舉世曙目的「睡蓮」系列。
再一次欣賞這絕美的「藍睡蓮圖」:河畔的垂柳,倒映在深藍水中,數畝方塘,天光雲影,清幽睡蓮,花瓣沾染淡淡藍色,仿佛「藍眼眸」的綠精靈,深深淺淺的藍色,沾染池塘,這藍睡蓮的世界,是一種夢幻迷離的「藍色意境」,一方安靜清微的「藍色世界」,一個神秘幽深的「藍色迷宮」。[1]
作者簡介
林海燕。福建連江縣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