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東海豐縣蓮花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東海豐縣蓮花山鎮

蓮花山鎮位于海豐縣西北部7公里處,廣東四大山脈之一的蓮花山坐落鎮內,主峰海拔1337.3m,為粵東第一高峰,周圍千米以上高峰有10多座。方圓5000多公頃,蓮花山主峰高聳,雲霧繚繞,旁有銀屏山,群山簇涌,氣勢磅礴,橫亘于海豐、惠東兩縣交界處,是東江、韓江兩大水系的天然分水嶺,也是黃江、龍津河、大液河、赤石河的發源地,是爾周圍水庫眾多。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廣東海豐縣蓮花山鎮

地理位置: 海豐縣

占地面積: 5000多公頃

著名景點: 海豐雞鳴寺

目錄

1簡介

2省級森林公園

3地區規劃

4景點介紹

本段簡介

蓮花山鎮位于海豐縣西北部7公里處,廣東四大山脈之一的蓮花山坐落鎮內,主峰海拔1337.3m,為粵東第一高峰,周圍千米以上高峰有10多座。方圓5000多公頃,蓮花山主峰高聳,雲霧繚繞,旁有銀屏山,群山簇涌,氣勢磅礴,橫亘于海豐、惠東兩縣交界處,是東江、韓江兩大水系的天然分水嶺,也是黃江、龍津河、大液河、赤石河的發源地,是爾周圍水庫眾多。

省級森林公園

園內有3000多種植物資源,其中有1000多種藥材,有10多種嶺南佳果,有雲豹、蟒蛇、麋鹿等10種珍貴保護動物。蓮花山森林公園旅遊區現有較大型景區和雞鳴寺、雲蓮寺、蓮花山度假村、埔仔洞溫泉等。有紅四師師部舊址、紅軍洞、紅軍墓等革命史跡。雞鳴寺建於嶺南四大山脈之一的蓮花山脈主峰半山腰上。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印真和尚擇址於蓮花山與銀瓶山雙峰環抱的雞心石半山腰上建成"山腳庵"。庵堂建成後,廟人常聞半嶺雞鳴聲,便取名"雞鳴寺"。該寺於戰爭年代被損,至1989年由港澳同胞、社會民眾捐資重建。主要建築有山門、金雞報曉大型石雕、公園廣場。主體建築占地4800m2。大雄寶殿和兩邊鍾、鼓樓於2000年重建。雲蓮寺坐落於蓮花山主峰東側海拔800m處。該寺始建於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道光十年(1830)重修,1993年擴建成園通寶殿、荷花池、地藏王閣、慈雲宮、鐘鼓樓、齋菜館等。

地區規劃

現蓮花山鎮已撤併入海城鎮,成為海豐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面積50.89平方公里,轄12個居委,1個村委,常住人口13.6萬人,是省十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3年被省定為衛星鎮,2003年列入廣東省中心城鎮、汕尾市技術創新專業鎮。先後獲得"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廣東省先進鎮"、"廣東省文明鎮"、"廣東鄉鎮企業百強鎮"、"廣東省衛生鎮"等殊榮;教育文化、社會治安、醫療衛生、計生殯改、反腐倡廉等社會各項事業成績驕人。

景點介紹

海豐雞鳴寺海豐雞鳴寺, 海豐雞鳴寺俗稱"半嶺庵"。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北部蓮花山森林管理區,距海豐縣城14公里,在蓮花與銀瓶兩山環抱的雞心山上。始建於明崇禎六年1633年),為高僧印真和尚向合邑縉紳商戶募款所創建,原址在寺對面5里之蓮花山下,因破曉時慈任常聞雞心山有公雞啼鳴,認為靈瑞而遷於今址。寺後群峰疊起,翠秀異常。沿山門踏階而上,徑旁松杉交翠,鬱鬱蔥蔥,涼風習習。周圍有"如來盤石"、"獼猴奇石"、"犀牛望月"、"玉龍噴須"、"三井回音" 等自然景觀;並有開山祖師印真和尚墓塔、明末天然奇石彌勒佛像、東洋古銀幣等文物古蹟;還有生長于山上500多年的長葉竹柏和6.5米仙茶古樹、土沉香、巴戟天等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故雞鳴寺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遊覽的著名景區。

雞鳴寺歷代均有高僧住持。清光緒年間,著名詩人、書法家江逢辰與該寺方丈唯心法師相善,在寺中品嘗仙茶"龍頭鳳尾"之後,讚不絕口;題詩曰:"寄語山僧好持券,每年須寄數斤嘗。"蓮花山茶遂遐邇聞名。1987年,陸豐定光寺釋達觀和尚幾經跋涉,尋到雞鳴寺舊址,決心師承印真復建雞鳴寺。翌年農曆五月二十六日成立雞鳴寺籌建理事會,年底由潮州開元寺釋定持方丈主持,舉行奠基典禮。

1989年農曆三月十七日,由開元寺堂主釋弘歉法師和南岩寺當家釋弘如法師舉行重建動工儀式。1999年底,省佛協副會長、光孝寺首座大和尚釋宏滿被聘為該寺方丈。現雞鳴寺已初具規模,建成恢宏壯麗、氣象莊嚴的大雄寶殿,殿內奉祀三寶佛。並先後建成外山門、三大士閣、禪房、鐘鼓樓、素菜館等,占地面積約5 萬平方米。山門牌坊"雞鳴寺"為著名書法家、前中國佛協會長趙朴初所題,並有釋定持、朱帆、余藻華等名家題撰的楹聯墨寶。[1]

參考文獻

  1. 蓮花山鎮[廣東汕尾市蓮花山鎮在哪裡 蓮花山鎮[廣東汕尾市蓮花山鎮]詳細介紹],本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