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東省青少年競技體育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廣東省青少年競技體育學校校前身為廣東省體育運動學校,創辦於1956年,是國家級重點體育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2003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學院下設附屬競技體校;2012年經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更名為廣東省青少年競技體育學校,承擔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1],承擔運動員九年義務教育[2]和高中教育工作,成為我省唯一一所省屬競技體校。

學校簡介

廣東省青少年競技體育學校前身為廣東省體育運動學校,創辦於1956年,是國家級重點體育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2003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學院下設附屬競技體校;2012年經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附屬競技體校更名為廣東省青少年競技體育學校,承擔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承擔運動員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工作,為我省唯一一所省屬競技體校。內設辦公室、人事科、訓練科、教務學生管理科、總務科、田徑部、大球部、重競技部、綜合部、水上部、小球部、靈巧部、中職部、科研衛生部、圖書室等部門。

辦學理念

長期以來,學校始終立足廣東、服務廣東、面向全國,秉承育人為本、勇攀高峰的辦學理念。現已發展成為項目設置齊全,培養體系完備、辦學特色鮮明、面向社會開放的國家重點運動學校,是我省培養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譽為廣東省競技體育「冠軍加工廠」。建校以來至2018年9月,共向國家、省、八一等上級訓練單位優秀運動隊輸送了1547名優秀體育後備人才,學校每年輸送的後備人才居全省之首,同時還為我國冰雪項目輸送高水平人才。培養出33個(77人次)世界冠軍,177個(425人次)全國冠軍,並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合格的中小學體育師資。歷年來,我校湧現了冼東妹(柔道)、傅海峰(羽毛球)、陳小敏(舉重)三位奧運冠軍,以及江嘉良、周婉峰、孫彩雲、陳清晨、黎雅君、董兆致、刑芬、余壯輝、吉澤標、廖文芬、符曉雲、劉秋榮等一大批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的體育明星。近幾年我校輸送學生陳清晨(羽毛球)、張夢宇(跆拳道)、陳藝文(跳水)、林珊(跳水)、黎雅君(舉重)、譚茹殷(足球)、周學武(賽艇)、黃博凱(田徑)已在國際大賽上嶄露頭角,成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國家隊爭金奪牌的主力人選。

運動項目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運動員457人,在省隊集訓392人,設有7個運動項目部,開設田徑、排球、籃球、皮划艇(含激流迴旋)、賽艇、跳水、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拳擊、柔道、摔跤、跆拳道、擊劍、舉重、體操、武術(套路)等17個運動項目。學校連續四個周期被評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建有廣東萌芽青少年體育俱樂部、2個國家級單項體育後備人才基地、15個省級單項體育後備人才基地;開設從小學到高中教學班,以滿足不同年齡段運動員的文化學習需求,同時也協助省各訓練中心做好適齡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工作。

學校現有教職工149人,其中專任教練55人,教師38人,科醫人員6人,擁有國家級教練7名,高級教練22名,高級教師15 名;國家體育總局「精英教練員雙百培養計劃業餘訓練資助對象」2名。「全國業餘訓練先進個人」2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個人」2名、「全國各級各類體校優秀文化課教師」1名。

近年來,為主動適應廣東體育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學校積極轉變思想觀念,遵循「求內涵發展、謀多元之策、走品牌之路、建和諧校園」的發展思路,大力開展訓練和教學改革:訓練改革強調科學性、實效性、針對性,通過引入國際先進的功能性(FMS)、美國體能「AP」訓練理念以及SPARQ評價體系,積極構建複合型團隊,開展聯合訓練模式,着力提升選材育材的科技含量,努力提高運動員的輸送率和成材率;文化教學改革強調高效、創新,通過建立文化水平測試准入制度,構建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吸納優質教育資源合作共建,主動納入屬地教育系統的課題申報、繼續教育以及文化考試等途徑,穩步推進文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綜合素質。

廣東省青少年競技體育學校將站在新的起點,按照加快轉變體育發展方式以及「打好基礎、選好苗子、輸送好人才」的工作要求,通過提升科學選材、科學訓練、科學管理以及開展文化課教學改革等方面的軟實力來引領廣東省青少年運動員的培養工作,努力提高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為競技體育輸送更多的競技人才「精品」,為社會培養更多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為體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