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市大佛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州市大佛寺,始建於南漢(公元917-971),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龑上應天上二十八宿而建。大佛寺,明代擴建為龍藏寺,後改為巡按公署。清順治元年(1649)公署毀於火。平南王尚可喜於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師官廟制式,兼具嶺南地方風格重建殿宇,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觀賞價值。

中文名 大佛寺

外文名 Great Buddha Temple

地理位置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

始建於 公元917-971

又 名 新藏寺

現任方丈 上耀下智大和尚

地理位置

廣州大佛寺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惠新中街21號(在北京路西側、廣州百貨大樓正南方)[1]

歷史淵源

大佛寺,始建於南漢(公元917-971),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龑上應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擴建為龍藏寺,後改為巡按公署。清順治元年(1649)公署毀於火。平南王尚可喜於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師官廟制式,兼具嶺南地方風格重建殿宇,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觀賞價值,雍正十一年(1733),廣州知府劉庶選大佛寺作宣諭之所,於殿前建宣諭亭。同時在大殿兩側建韋馱殿,伽藍殿以及「佛境」、「禪林「東西兩門。此時寺院範圍擴大,佛事興旺,名聲遠播,成為廣府五大叢林之一。

現任方丈

大佛寺現任方丈上耀下智大和尚,1965年生,廣東陸豐人,中國佛學院畢業,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廣州市佛協副會長,廣東省佛協副會長,廣州市政協常委、廣州市政協社會法制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汕尾市佛教協會會長、汕尾市政協委員會常委。

文物保護

1993年8月9日,廣州市政府公布大佛寺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大雄寶殿坐北向南,建築面積達1200平方米,至今仍為嶺南之冠,雖歷三百多年風雨侵蝕,但風貌尚存。安南(今越南)王捐贈的優質木材作樑柱框架,至今亦基本完好。

對外開放

大佛寺新大廈目前已落成,而由於寺廟擴建後被西湖路一排騎樓遮擋影響風水,所以這些歷史建築亦要被拆卸以讓路。文革後,廣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大佛寺重新開放[2] 。1981年廣州佛協副會長廣明老法師出任住持,並着手重建。經努力,大雄寶殿按原貌修復,三尊大銅佛像亦重鑄,各高6米重10噸,海內外遊人香客前來參訪禮佛與日俱增。

視頻

實拍廣州北京路大佛寺,嶺南千年古寺,來看一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