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日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州日報》(中國統一刊號:CN44-0010)是中共廣州市委的機關報,隸屬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中國第一家報業集團,1996年1月15日,經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組建成立),以集團旗下粵傳媒(廣東廣州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002181)在深圳交易所上市。主報《廣州日報》創刊於1952年12月1日,報名由毛澤東題寫,日均發行量185萬份,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城市日報(2010年)。《廣州日報》是中國國內最早實現全彩印刷的報紙。目前,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內共包有16報、5份雜誌、2個網站和廣州傳媒控股有限公司等一系列經濟實體。

創刊

中共占據廣州初期缺乏新聞人才與印刷設備,而未辦機關報。到1952年5月時,中共廣州市委接辦了華南各民主黨派主辦的《聯合報》,接手報館一台當時較先進的美國杜不勒斯廠出產的輪轉印報機,和151名報館職員,加上市屬單位抽調幹部,與經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向《興梅日報》抽調32人,備齊《廣州日報》創建的人手。在11月中旬,葉劍英請毛澤東題寫機關報報頭。《廣州日報》於是於1952年12月1日正式出版[1],為對開4版綜合性大型日報。

第一次停刊與復刊

由於紙張供應緊張,經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宣傳部決定,《廣州日報》於1955年1月起停刊,合併於《南方日報》。《南方日報》當時是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的機關報,由於分工和版面限制,無法擔負廣州市的宣傳報道和指導廣州市工作的任務,中共廣州市委要求復辦《廣州日報》,經中共廣東省委同意,《廣州日報》於1958年6月15日正式復刊,仍然是對開4版綜合性大型日報。復刊當年,《廣州日報》的日平均發行量5.5萬份。

第二次停刊與復刊

1961年2月1日,《廣州日報》與《羊城晚報》合併。兩報合併後,由於版面的局限,限制了進一步發揚晚報的特點,報紙也難以負擔起指導廣州市工作的任務。後經中南局決定,《廣州日報》於1965年7月1日復刊,《羊城晚報》改由中南局領導。

第三次停刊與復刊

《廣州日報》復刊後,質量逐步提高,但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給報社帶來嚴重災難。1967年5月16日,報社被一些學生群眾組織封閉。1968年9月1日,《廣州日報》被合併於《南方日報》,大部分業務骨幹下放幹校勞動。直至1972年2月26日,才按照廣東省革命委員會的指示,以《廣州報》的報名恢復出版。初期是4開4版小報,雙日出版。後經中共廣州市委決定,從當年8月1日起,改出日報並恢復《廣州日報》名稱和沿用毛主席手寫報頭。1973年8月1日,恢復為對開4版大報。

1980年與廣州市體委合辦《足球》報、1984年與市委宣傳部創辦《廣州文摘報》、1985年與廣州市計委等單位合辦《信息時報》。

1987年率先擴為對開八版,開地方報紙的先河,發行量不斷上升。

特刊

《廣州日報》曾在2000年元旦發行新千年200版紀念特刊,是當時全國發行版數最多、彩版最多、用紙最多、刊登圖文最多、同一廠內印刷份數最多、自辦發行份數最多的報紙,共用去了2200噸紙、36噸油墨、416張膠片、3328張PS版,每份報成本7.5元,而零售價為2元。發行量僅200萬份。但當時的報攤並不是售賣2元,最初是賣4元一份,後來漲到6元、甚至10元一份。

《廣州日報》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發行56版紀念特刊[2],在2002年12月1日發行100版使用環保紙印製的《廣州日報創刊50周年紀念特刊》。

視頻

廣州日報相關視頻

廣州日報:廣東大數據發展全國第二
廣州日報:應以「社會服務令」促失足少年回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