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花崗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又稱黃花崗公園,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白雲山南麓先烈中路,是為紀念1911年4月27日(農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在廣州三·二九起義中犧牲的烈士而建的。[1]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是廣州作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見證,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紀念公園。 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歷史背景
1907年5月,黃岡起義失敗後,何子淵等領導人隨即返回梅州。不久,蕭惠長、江柏堅、姚竹英、張花谷等人身份不幸暴露,被迫走避箭竹頂茶場達半年有餘。其中姚竹英在箭竹頂茶場住了半年多,蕭惠長、江柏堅等人住了四個多月,丘逢甲為了營救革命黨領導人及商量下一步行動方案,於1908年(戊申年)夏初,多次來到石馬商討對策,革命黨人卒在何子淵、丘逢甲的疏通擔保之下得以脫險。
嘉屬革命黨領導人何子淵、蕭惠長、江柏堅等人不甘心「黃岡起義」之失敗,不久又與廣東興寧石馬人氏,同盟會領導人何天翰、何天炯等同志積極籌款,購買槍支彈藥,參與籌劃惠州和廣州黃花崗起義。
1911年3月上旬,何子淵特指派石馬刁田村的洪門兄弟陳文友負責和羅熾揚、嚴德明等人從香港運帶駁殼槍18支、無煙槍17支,還有九響槍和彈藥一批回惠州,擬在惠城起義,商船在大亞灣澳頭靠岸時,遭巡邏清兵搜查,陳文友等人當場被捕,羅熾揚乘機逃脫。身份爆露後,嚴德明用革命大義說服士兵,兵勇們都尊稱他們叫「革命先生」,戒備隨之鬆懈,嚴德明乘夜色逃脫,陳文友被嚴密遞解惠州。
案發後,同黨嚴確廷偕惠州中學學生楊瑞廷馳往營救未遂。駐惠的廣東陸路提督秦炳直憑直覺發現革命黨人起事在即,遂密令捕獲嚴確廷,隨後專船押解陳文友、嚴確廷到廣州,密囚於南海監獄。
1911年3月29日,黃花崗起義爆發,黃興等革命黨人圍攻廣州督署事敗,文友聞之,在獄中連聲哀嘆「同胞可憐、同胞可憐……」,獄卒聞之應曰「是誠可謂不畏死者也!」。第二天,遂被斬於監獄門外。
起義失敗後,黃興負傷逃回香港,喻培倫、方聲洞,林覺民等被捕殺,死難的同盟會會員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遺骸由潘達微等出面收葬於廣州東郊紅花崗。潘達微並把紅花崗改名為黃花,這次起義因而被稱為「黃花崗起義」。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時30分,黃花崗公園在廣州市先烈路。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黃興率120餘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廣州起義。廣州發動武裝起義,攻打兩廣總督,經一晝夜血戰,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喻培倫等100餘人犧牲。同盟會員潘達微冒險奔走四方,由慈善機構出面收殮遺體,共得72具,合葬於此。潘氏死後,亦附葬於此。
烈士陳文友、嚴確廷遺骸和「三·二九」死難烈士一同堆放於咨議局門前,後由潘達微收葬於黃花崗。1919年,審定七十二烈士第一批為56人,1922年,審定第二批為16人,1932年,審定陳文友等烈士13人,另立一碑,碑文為胡漢民所書。
經3個月的籌劃準備,黃興於8日在香港召開統籌部發難會議,將在廣州舉事的時間定在13日,並擬分10路進攻。由於溫生才行刺孚琦,廣東當局加強了戒備,加之部分款項、槍械未到,原定計劃被迫延期。
1911年7月23日,黃興潛入廣州,成立起義指揮部。廣東當局已風聞起義,加強了防備,並大肆搜捕革命黨人,形勢變得越來越不利。26日晚,黃興召集會議倉促間決定起事。敢死隊突入總督署,總督張鳴岐逃走,起義軍焚毀總督署後,在東轅門外與水師提督李準的大隊親隨短兵相接。起義軍浴血奮戰,東奔西突,終因兵力嚴重不足而潰敗。
主要景點
浩氣長存
竣工於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 正門牌坊長31米、寬3米、高13米。門額上以花崗石鐫刻着孫中山先生題寫的「浩氣長存」四個貼金大字。從詞義上說,浩氣就是正氣。
七十二烈士之墓
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會發動廣州起義失敗,喻培倫、林文、林覺民、方聲洞等100多人殉難,潘達微先生將收殮的72具遺骸營葬此地。
默池
建於1921年(民國十年)。默池正面正處在主墓道,是瞻仰、拜祭先烈必經之道。遊客走上拱橋,由於斜坡的作用,便會不由自主地把頭低下,就像低頭默念,使人肅然起敬。
紀功坊
於1921年(民國十年)建成。紀功坊由前後各72塊青石疊成崇山形,象徵72烈士。這些青石分別刻上當時國民黨海外各地支部名稱和個人的名字,作為紀念他們捐款建設墓園有功的「獻石」。紀功坊上的橫額,是12個字的篆文:「締結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由著名的革命黨人 章炳麟書寫。 獻石堆頂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表達了要為建立自由平等國家而奮鬥的革命思想。
紅鐵門石牌坊
公園南墓道入口。
黃花亭
建於1926年(民國十五年)。
龍柱
國民黨安南黨部於1926年3月(民國十五年獻造)。用著名的連柱青石雕刻而成,高3米,柱身為倒卷的青龍,柱底為鯉魚躍龍門。這對龍柱,體現了革命先烈為中華民族騰飛而奮鬥的磅礴氣勢。
四方池
建於1921年(即民國十年)。當時民國菲律賓埠中國國民黨第一支部、第二支部同敬獻。池壁上刻着七十二烈士廬塘基(意思是房舍,有池塘)。
孫中山手植樹
它出自孫中山先生手澤,是黃花崗墓園繁多的樹木中最有歷史意義的封植。1912年陵園初建時,兩粵廣仁善堂恭請孫中山先生手植松樹四棵,這是僅存的一棵。
潘達微墓
潘達微,廣東番禺人,1906年參加同盟會,三·二九起義失敗後,他冒死發動廣仁善堂收集烈士遺骸及以房契作抵押,購得東郊紅花崗,是以秋日黃花喻烈士不屈的品格。從這以後,黃花崗之名沿用至今。
碑廊
碑廊里是後人為紀念緬懷死難烈士所立的碑。
墓園結構
公園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築規模宏大,園內300多米長的層級主幹道兩旁蒼松翠柏排列有序。巍峨的正門為高13米的牌坊,上面鐫刻着孫中山先生親筆題詞「浩氣長存」 四個大字。園內有墓亭、陵墓、紀功坊、記功碑等。
記功碑上刻有歷史緣由和烈士英名,頂部是高舉火炬的石雕自由神像。
崗陵上安放着七十二烈士之墓,烈士墓構築在崗陵之上,居於墓台當中,紀功坊峙立墓後。墓後的紀功坊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墓旁孫中山先生手植樹蒼勁挺拔。孫中山書「浩氣長存」四字鐫於墓坊。入門是寬敞的墓道,長200米。
墓道兩旁蒼松翠柏,烘托出滿園黃花輝映碧血的莊嚴肅穆氣氛。南墓道為碑林,鐫刻有「自由魂」「精神不死」等碑文,字字語重千鈞。兩條3米多高的連州青石透雕龍柱,夾道相對。園內還有黃花井、黃花亭、默池、四方池、八角亭、黃花園及網球角活動服務區。
墓園建設
黃花崗原名紅花崗,潘達微在安葬了烈士後,認為「紅花」不及「黃花」一詞雄渾優美,因此,在介紹烈士安葬情況的報道上,把紅花崗易名為黃花崗。從此改名沿用至今。
1912年,廣州軍政府撥款10萬元在原墓地建烈士陵園,孫中山親自栽植了青松,並為墓園手書「浩然正氣」四個打字。以後墓園還多次擴建。經核實,墓園收殮了喻培倫、林覺民等有姓名、事跡可考的烈士86名。
建國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陵園建設,築起圍牆,加強整治保護。1961年被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和1986年政府兩次撥款維修,使浩氣重光,1986年被評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黃花浩氣」。陳運和詩《黃花崗》贊「你是部耐讀的黃封面的書即使時間從這兒飛逝 但上面的標點仍凝滿殷紅的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