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廣西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是在學校馬列教研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的社科部和90年代20世紀初的思政部發展時期,2009年6月成立人文管理學院,2014年9月,更名為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17年1月,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分建,分建後的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由10個教研室、2個研究中心和1個技能培訓基地組成。
教學機構
學院設有學院辦公室、教研科、學生工作辦3個行政科室;建立了院、系、教研室三級管理模式,現有人文醫學系、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經濟學與社會保障系;其中人文醫學系下設醫學倫理學教研室、醫學溝通學教研室、大學語文與文秘教研室、藝術教研室;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下設社會工作教研室、社會學教研室;經濟學與社會保障系下設經濟學教研室、社會保障學教研室、大學生就業指導教研室。學院有「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健康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全國醫師定期考核「人文醫學考培基地」等兩個研究基地;有廣西醫科大學婦女研究中心、廣西醫科大學健康服務研究中心等兩個中心。學院還有中國醫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廣西)基地。
師資結構
學院有一支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學院教職工38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級職稱9人,博士(含在讀博士、博士後)19人,97%以上的教師擁有碩士學位。社會保障學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共10人,社會工作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導師[1]共5人。學院先後有10餘位教師前往美、英、澳等境內外高校進修或訪學。
學科建設
學院設有社會保障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設有社會工作、公共事業管理(社會醫療保障方向)、養老服務管理、醫療保險等4個本科專業及老年服務與管理高職專業。2014年公共事業管理(社會醫療保障方向)專業新增3+1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院依託社會保障和社會工作碩士點,招收衛生經濟管理、生命倫理與衛生政策、醫學倫理與衛生法規、人文醫學與衛生政策、人文醫學與醫患溝通、醫院管理與衛生事業管理、社會工作等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人才培養
學院共承擔了博士、碩士研究生、長學制本科、五年制本科、四年制本科、高職、成教、護理中專等五個層次的課程。開設必修課課程60餘門,選修課程20餘門。
學院擁有專業社會工作實驗室、老年服務與管理實驗室、社會保障實驗室MSW教育中心、社會工作個案實驗室、敘事醫學工作室、美術治療室、藝術中心、經濟學實驗室、經濟學數據處理室等先進的教學基礎設施。學院現共有學生1066人,其中研究生29人,本科生868人, 高職生169人。每年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平均為90%以上。
科研情況
學院教學科研成果豐碩,「十三五」以來,全院教師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課題1項,承擔省部級科研課題19項,橫向科研課題 12項。全院發表了論文150餘篇教師,其中發表SCI/SSCI論文1篇,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在國內知名出版社出版專著和編著2部。研究成果多次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學院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2]的提升,學生多次榮獲全國病案信息管理技能大賽單項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挑戰杯」廣西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三等獎,首屆廣西大學生校園文化產品創意設計大賽優秀獎,「創青春」廣西大學生創業大賽優秀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省級及以上立項16項、校級立項43項,未來學術之星大學生課外創新科研課題立項44項。
進入新時代以來,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給人文學科帶來難得發展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建設一流的人文學科是廣西醫科大學建設國內一流醫科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將堅持醫學與人文相融合,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提升學校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的能力與水平,面向東盟,培育高素質的醫藥衛生管理與服務人才,深入研究「健康中國」戰略的科學內涵,對標廣西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特點,為廣西衛生健康發展,建設健康廣西制定提供諮詢和導向服務,為建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國內一流地方醫科大學「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視頻
廣西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碩士研究生導師條件,個人圖書館,2017-08-24
- ↑ 不斷提升綜合素質,提高執行力 ,搜狐,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