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雅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廣雅注》,作 者: 盧文弨 著,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書籍是用文字、圖畫和其他符號,在一定材料上記錄各種知識,清楚地表達思想,並且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1],為傳播各種知識和思想,積累人類文化的重要工具。它隨着歷史的發展,在書寫方式、所使用的材料和裝幀形式[2],以及形態方面,也在不斷變化與變更。

內容簡介

《廣雅注》,清盧文弨撰,據國家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

學界普遍認為清代研究《廣雅》的著作,最好的有三種,即王念孫的《廣雅疏證》、錢大昭的《廣雅疏義》和盧文弨的《廣雅注》。盧文弨《廣雅注》因為未曾刊刻,見者絕少,長時間被認為已經失傳。國家圖書館藏有一個不著撰人的清抄本,著錄為「廣雅箋疏」,存第九、十兩卷,江慶柏先生經過考證,認定此即盧文弨所撰《廣雅注》。陳東輝先生考證發現,盧文弨曾在致王念孫信中提及他撰著《廣雅注》的過程,從後往前完成了第十、第九兩卷,因故中輟,僅完成了這兩卷。這也印證了江慶柏先生的考證。

《廣雅》,是三國魏張揖仿《爾雅》體例撰著的一部詞典,《四庫全書》入經部小學類。其書體系宏大,旁徵博引,對三國以前的一些事物、概念進行闡釋,徵引了大量三國時期及以前的文獻。對於我們了解當時人對事物的認識和當時人的思維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也保存了大量已佚三國以前的文獻。

叢書簡介

「盧校叢編」是浙江大學出版社策劃的一套古籍影印叢書,從清代校勘家盧文弨所校刊刻或校勘的古籍中,選取校勘質量高、市場需求量較大的品種,陸續影印出版。盧文弨,杭州人,堂號抱經堂。是乾隆十七年科舉考試的探花郎,在治學上擅長經學義理,長期執掌江浙多個書院。他平生的貢獻在於校勘古籍,一生校勘古籍達350餘種,而且學界普遍認為質量極高。

「盧校叢編」已出版《白虎通》《春秋繁露》《新書》《逸周書》《經典釋文》五種,皆以《抱經堂叢書》本為底本進行影印。

第六種為盧文弨所撰《廣雅注》,為國家圖書館藏清抄本。

作者介紹

陳東輝,浙江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學專業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古典文獻學、清代(兼及民國)學術史、中國語言學史、中日(兼及中韓)文化交流史。已出版《阮元與小學》《漢語史史料學》《清代學術與文化新論》《東亞文獻與語言交流叢考》等專著7種,整理校點字數達400多萬的《盧文弨全集》等古籍4種,主編《歷代文獻學要籍研究論著目錄》等工具書7種以及《文瀾閣四庫全書提要匯編》《兩浙藝文志輯刊》等大型古文獻資料匯編10種,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60多篇。曾在多篇研究綜述類文章中被列為阮元研究、四庫學研究、古籍保護研究、古代藏書研究、古籍索引研究等領域的核心作者之一。

參考文獻

  1. 作品、著作物與版權,道客巴巴,2014-11-09
  2. 書籍裝幀設計的分類及藝術表現形式,豆丁網,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