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廬山瀑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廬山瀑布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瀑布和秀峰瀑布、王家坡雙瀑還有玉簾泉瀑布組成的瀑布群。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瀑布之一。瀑布流下的聲音。帶來的空氣就像剛剛雨停後的泥土的芬香。瀑布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澗水匯合,從大月山流出,經過五老峰背,由北崖懸口注入大盤石上,又飛瀉到二級大盤石,再噴灑至三級盤石,形成三疊,氣勢磅礴,雄偉壯美。遠踞數十步外山崖之上的觀三疊泉瀑布者,目睹此景,雖衣履臉發為谷風吹落的水霧盡濕,仍情不自禁地歡呼雀躍,說的就是其中比較受歡迎的三疊泉瀑布了,三疊泉位於五老峰下部,瀑布從上而下飛流直下,一疊直垂而疊彎曲三疊抬頭,真的是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覺,讓人嘆為觀止。最著名的三疊泉瀑布,從大月山流出,再過五老峰背,經過山川石階,折成三疊,壯麗之景。飛流而下的三疊泉瀑布,前來觀賞的遊人無不為之傾倒,流連忘返。劉過的《三疊泉歌》作了這樣的描寫:「初疑雪崩涌天谷,翻若雷奔下岩宿。「對於廬山瀑布的嚮往源自於那美好的詩歌和詠誦的歌曲,但卻並不是終止於此的,追隨着這種自然的美景。

廬山瀑布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紅日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維妙維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誰能將這巨物「掛」起來呢?「壯哉造化功」!所以這「掛」字也包含着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力的讚頌。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着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說得恍恍惚惚,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象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髮出來的。它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餘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

(《詩人玉屑》)這個看法在這首詩里似乎特別有說服力。比如一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隱隱地把山間的煙雲冉冉上升、裊裊浮游的景象表現出來了。「掛」字前面已經提到了,那個「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畫出高空突兀、巨流傾瀉的磅礴氣勢。很難設想換掉這三個字,這首詩將會變成什麼樣子。中唐詩人徐凝也寫了一首《廬山瀑布》。詩云:「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場景雖也不小,但還是給人侷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轉來轉去都是瀑布、瀑布……,顯得很實,很板,雖是小詩,卻頗有點大賦的氣味。比起李白那種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靈,相去實在甚遠。無怪蘇軾說:「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戲徐凝瀑布詩》)話雖不無過激之處,然其基本傾向還是正確的,表現了蘇軾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也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鑑賞家,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1]

景區介紹

廬山瀑布山體呈橢圓形,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餘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門。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巒、噴雪鳴雷的銀泉飛瀑、瞬息萬變的雲海奇觀、俊奇巧秀的園林建築,一展廬山的無窮魅力。廬山尤以盛夏如春的涼爽氣候為中外遊客所嚮往,是國內久負盛名的風景名勝區和避暑遊覽勝地。廬山簡況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遙望中的瀑布,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

「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髮出來的。[2]

"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構成一幅充滿魅力的立體天然山水畫。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讚美此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數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蘊育了廬山無比豐厚的內涵,使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於一身。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朱熹、康有為、胡適、若郭沫等1500餘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瀑布,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的文化名山的確立;從慧遠始建東林寺,開創"淨土法門",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蘭教於一身的宗教聖地的形成;"名山避世嘩"隱居之瀑布,世紀初世界25個國家風格的廬山別墅,中國第一個亞熱帶山地植物園,李四光"第四紀冰川"。

「峨峨匡廬山瀑布,渺渺江湖間」,形容恰到好處。也正因是如此,廬山瀑布才不愧為一幅充滿魅力的天然山水畫卷。 廬山是一座崛起於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震旦紀就在淺海底開始沉積,經過「呂梁運動」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銼磨,後下沉淹沒汪洋海水繼得洗禮,直至白堊紀時發生「燕山運動」,掀起「褶皺」波濤重新露出水面,斷塊續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經長期積雪覆蓋,到四世紀末地球變暖,再經更強烈的冰川剝蝕,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崢嶸瀟灑,雄俊詭異,刻切劇烈。廬山地形走向,東西伸張,南北收縮,像片枇杷樹葉。東臨高壟,西接賽陽,南瀕黃龍山麓,北靠蓮花。其長約29公里,寬約15公里,周圍面積達到300平方公里。

廬山瀑布的傳說

傳說,早在周初(大約公元前十七十六世紀),也有說在周威烈王時候(即公元前四世紀),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廬山學道求仙。據說匡俗字君孝,有的書稱匡裕,字子孝,也有稱為匡續的。從中國傳統的名與字的聯義看,其名為裕,是較為合理的,俗字是誤傳,俗、續二字罔音,也是傳聞之悅。為了方便,這裡依照人們熟悉的稱呼。此外,還有稱匡俗為廬俗的,這種傳說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為氏,以氏為姓,倒還符合古代的慣例。至於他確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無從着手。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跡,為朝廷所獲悉。於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屢次迴避,潛入深山之中。後來,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這自然是無稽之談。後來人們美化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並說廬山這一名稱,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為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脫匡字的諱,而改稱康山。另一種傳說,在周武王時候,有一位方輔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騎着白色驢子,入山煉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廬。人們把這座「人去廬存」的山,稱為廬山。「成仙」的先生名輔,所以又稱為輔山。但是老子與武王並不同時,這同樣是神話故事。第三種傳說,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時間較晚,情節也有些不同。說是匡俗的父親東野王,曾經同都陽令吳芮一道,輔佐劉邦平定天下,東野玉不幸中途犧牲。朝廷為了表彰他的功勳,封東野玉的兒子匡俗於鄔陽都到都陽湖邊大山里學道求仙。這座越廬君兄弟們學道求仙。

秦始皇曾得到一根威力無窮的神鞭,那神鞭所到之處,山崩地裂。秦始皇將神鞭向驪山的一角抽去,只見驪山的那一角變成了一座脫離秦嶺的孤山。秦始皇再連抽幾鞭,不料把那山就趕到了長江南岸的鄱陽湖畔。此時日暮黃昏,天色漸暗,秦始皇決定暫作小憩,第二天一亮再趕山下海,鋪平去蓬萊神境的道路。當夜失去神鞭的南海觀音聞訊趕到,乘秦始皇酣醉之時,換走了神鞭。第二天,秦始皇醒來,便舉鞭趕山下海,那知山是巋然不動。秦始皇一氣之下,竟在山上連抽九十九鞭,直打得那山滿身鞭痕,汗如雨下,可仍紋絲不動地屹立在原地。秦始皇無可奈何,只得將鞭子扔下,垂頭喪氣地回京都去了。從此,那山便在鄱陽湖畔紮下了根,這就是今日的廬山。由於秦始皇抽了九十九條鞭痕,後來就變成九十九道錦鄉深谷;秦始皇扔下的趕山鞭,變成了龍首崖外高聳入雲的桅杆峰;那滿身流淌的汗水,也化作了群山之中的銀泉飛瀑了。[3]

溫度介紹

廬山瀑布所處在亞熱帶地方,土質潮濕肥沃,氣候濕潤,有利各種植物發育。因此,在這廣袤的300平方公里土地中,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00餘種,鳥類170餘種,獸類37種。山上山下植物分布有亞熱帶竹林,有熱帶常綠闊葉林,有溫帶落葉闊葉林,有寒帶針葉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時夾雜野花野草。形成竹木茂盛,花草芬芳,鬱鬱蔥蔥,好個植物薈萃之所以成為勝地,也與植被的功績分不開。如此茂林修竹,不愧為幽雅翠境。氣候狀況廬山氣候溫適,夏天涼爽,冬天也不太冷,這是廬山又一優越條件。節令特色:春遲、夏短、秋早、冬長;氣溫,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漢陽峰海拔達1474米,且山上樹林密布,山下江湖環繞,常年雨水多,空氣濕度大,使夏季山上山下的氣溫差異較大。每年盛夏,鄱陽湖盆地赤日炎火,最高氣溫可達39℃以上,而山上夏季平均氣溫只有22.6℃左右,早晚常在15~20℃之間。於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00餘種,鳥類170餘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00餘種,鳥類170餘種,獸類37種

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最高只32攝氏度,最低在-16.8攝氏度,全年平均為15攝氏度,可見廬山氣溫適度。一至於四季,按季節平均計算差異也較正常:春季是11.5攝氏度,夏季為22.6攝氏度,秋季則為17.4攝氏度,冬季常在1攝氏度左右。廬山頂端因處高空地帶,加上江環湖繞,濕潤氣流在前進中受到山地阻擋,易於興雲作雨。所以,廬山雨量豐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達168天。全年平均有霧日達192天,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4] 當地就處於雨季,降水充沛,廬山瀑布水流洶湧,山澗水聲轟鳴,缺水的廬山瀑布少了不少山澗鳴泉的獨特魅力,更無法領略其「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宏偉氣魄。

歷史典故

歷史遺蹟,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處處閃爍着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光華,充分展示了廬山瀑布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和美學價值。她是千古名山瀑布,得全國人民厚愛及世界的肯定,獲一系列殊榮:乃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單位、中國首批4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全國衛生山、全國安全山、中華十大名山瀑布、世界文化遺產地--我國首批世界文化景觀,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岩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生物資源豐富,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瀑布成為世界著名,我國享譽古今中外的名山瀑布。

歷史的,歷代諸多文人騷客在此賦詩題詞,讚頌壯觀雄偉,給廬山瀑布帶來了極高的聲譽,如果是夏天去的話,秀麗的廬山就給人一種氣勢磅礴、粗狂自然的感受。就像亭亭玉立的正值花季的少女,清新秀麗,如池中初綻放的蓮花,歷年記載:最高多達90多座峰嶺的廬山瀑布,因地殼運動和冰川剝蝕的巧琢,有的峰嶺夾峙峽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淵澗,構成眾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斷,形成數量眾多景觀壯美的瀑布,此為廬山瀑布一奇。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古代文人提到廬山瀑布,聳峙於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鄱陽湖畔,瀑布飛瀉,瀑布是廬山的一大奇觀。而廬山瀑布不僅僅是只有一個瀑布,是一個瀑布群。古代文人騷客筆下的大江大湖,古代詩詞美文中提及的美景。記者探訪發現洞庭湖邊的岳陽樓、廬山瀑布、赤壁等景點如今都已難覓古詩詞中的風采。

廬山瀑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瀑布,名勝古蹟遍布。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煙海的丹青墨跡和膾炙人口的篇章。蘇軾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廬山雲霧;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秀峰馬尾瀑;毛澤東寫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呂洞賓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詩景交融、名揚四海的絕境。廬山的名勝古蹟還有:列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屯兵飲馬的小天池、憑欄可極目遠眺蜿蜒長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徑賞花的花徑、千年古樹三寶樹、觀鄱陽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種植物的植物園、如五老並立的五老峰、拋珠濺玉的三疊泉瀑布。三疊泉瀑布的觀景石台上舉目望去,全長近百米的白練由北崖口懸注於大盤石之上,白練懸掛於空中,三疊分明,正如古人所云:「上級如飄雲拖練,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而在水流飛濺遠隔十幾米。

廬山瀑布歷史悠久,歷代諸多文人騷客在此賦詩題詞,讚頌其壯觀雄偉,給廬山瀑布帶來了極高的聲譽。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已成千古絕唱,聳峙於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鄱陽湖畔,多峭壁懸崖,瀑布飛瀉。余邵詩云:「長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廬山風景妍;峭壁陡崖飛瀑布,奇峰秀嶺繞雲煙」,瀑布是廬山的一大奇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