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庭 |
庭,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讀作tíng,最早見於西周金文 。本義指房屋的正室;後特指朝庭,帝王朝會和處理政事的地方;引申為官署;又從朝庭義引申為朝覲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庭
拼音; tíng
注音; ㄊㄧㄥˊ
部首; 廣
總筆畫; 9
平水韻; 九青 平聲
結構; 半包圍結構
字級; 一級字、常用字
統一碼; 基本區 U+5EAD
倉頡碼; inkg
鄭碼; tgby
筆順號碼; 413312154
四角號碼; 00241
基本信息
庭,形聲字。從廣,廷聲。實際上是在廷字上追加形符而形成的分化字。漢代字形中聲旁"廷"所從的"壬(tǐng)",中豎穿透最末橫筆,寫作"圖3"。又形旁"廣"或移置於"廴"之中,寫作"圖5"。這些異寫或異體,到楷書階段都不復存在了。
庭的本義指房屋的正室。《論語·季氏》:"嘗獨立,鯉趨而過庭。" 《禮記·檀弓》:"孔子哭子路於中庭。"特指朝庭,帝王朝會和處理政事的地方。《易·夬》:"揚於王庭。"孔穎達疏:"王庭,是百官所在之處。" 《漢書·匈奴傳》:"群臣庭議。
"引申為官署。《後漢書·馬援傳》:"西於縣戶有三萬兩千,遠界去庭千餘里。"李賢注:"庭,縣庭也。"又從朝庭義引申為朝覲。《詩·大雅·常武》:"徐方來庭。"《詩·大雅·韓奕》:"干不庭方,以佐戎辟。"(干,安定。
不庭方,指不來朝覲的諸侯國。戎辟,你的君主)又假借為"雷霆"之"霆"。銀雀山漢墓竹簡《六韜》:"如雷如庭。"朱龜碑:"威神庭電。"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宮中也。從廣廷聲。特丁切
說文解字注 宮中也。下文曰中庭。則此當曰中宮。俗倒之耳。中宮,宮之中。如詩之中林,林中也。廴部曰。廷,中朝也。朝不屋,故不從廣。宮者,室也。室之中曰庭。詩曰殖殖其庭。曰子有廷內。曰灑掃庭內。檀弓。孔子哭子路於中庭。注曰。寢中庭也。凡經有謂堂下為庭者。如三分庭一在南。正當作廷。為義相近。爾雅釋詁,詩大田韓奕閔予小子傳曰。庭,直也。引伸之義也。庭者,正直之處也。從廣。廷聲。特丁切。十一部。
康熙字典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亭。《說文》:宮中也。《玉篇》:庭,堂階前也。《易·節卦》:不出戸庭,無咎。《周禮·天官·閽人》:掌埽門庭。
又官名。《周禮·秋官》:庭氏。注:主射夭鳥,令國中淸潔如庭者也。
又《爾雅·釋詁》:直也。疏:庭條,直也。《詩·小雅》:播厥百穀,旣庭且碩。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庭州,貞觀十四年置,長安二年,為北庭都護府,有後庭縣。《廣韻》:卽漢車師後王庭之地,本烏孫國土,其前王庭,卽交河縣也。
又天庭,星名。《石氏星傳》:龍星左角曰天田,右角曰天庭。
又洞庭,湖名。《楚辭·九歌》:洞庭波兮木葉下。
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太湖中有包山,山下有洞庭穴道,濳行水底去,無所不通,號為地脈。
又山庭。《任昉王文憲集序》:山庭異表。注:論語摘輔像曰:子貢山庭斗繞口,謂面有山庭,言山在中,鼻高有異相也。
又《集韻》他定切。音聽。《增韻》:逕庭,隔遠貌。《莊子·逍遙遊》:大有逕庭。
又葉徒陽切,音近長。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馳辭對我策,章句何煒煌。禮終樂亦闋,相拜送於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