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他出身不詳,在高麗穆宗時累官至中樞使右常侍,出任西北面都巡檢使,鎮守鎬京(西京,即平壤)。
人物專題
基本信息
姓名 康兆
|
別名 康肇
|
國籍 高麗王朝
|
官職 中樞使右常侍
|
出生時間 不詳
|
去世時間 1010年
|
所處時代 北宋時期
|
主要成就 西北面都巡檢使,鎮守鎬京(西京,即平壤)
|
人物生平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月,高麗穆宗得知母后千秋太后(獻哀王后)的姘頭金致陽謀反的消息後,一面與蔡忠順、崔沆等商量後派皇甫俞義去楊州三角山(今首爾)神穴寺迎立在那裡出家為僧的大良院君王詢,一面命康兆入衛,以備不測。康兆接旨後南下行至洞州龍泉驛(今朝鮮黃海北道瑞興郡西南),這時內史主書魏從正、安北都護掌書記崔昌來面見康兆,哄騙他說這是千秋太后與金致陽矯旨讓他入衛來褫奪他的兵權,建議他返回駐防地造反。康兆信以為真,並誤認為穆宗已死,金致陽一手遮天,遂撤回駐防地。千秋太后聽說穆宗要召康兆入衛後,趕緊派內臣把守從西北入京的孔道岊嶺(慈悲嶺)。在開京的康兆之父擔心千秋太后對康兆不利,便寫了告知國王已死和要求他起兵入京靖難的信並放在竹杖中,派奴才帶着竹杖化裝成妙香山的僧侶,給康兆火速送去密信,奴才把密信送到後就倒地累死了。康兆看了密信後印證了自己認為穆宗已死的判斷,就與西北面巡檢副使李鉉雲率5000兵馬入京靖難。行軍至平州(今朝鮮黃海北道平山郡)時才知道高麗穆宗原來還活着,於是康兆垂頭喪氣,諸將勸道:「已經來了就不要回去了!」康兆說:「是的。」他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決定在除掉千秋太后和金致陽的同時把穆宗也廢掉。由於康兆不知道穆宗已經派人去接王詢,因此他也派分司監察御史金應仁帶兵去神穴寺迎王詢(高麗顯宗)繼位。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二月二日,康兆即將入京,上奏穆宗說:「上疾彌留,國本未定,奸黨窺覦,又偏信庾行簡等讒諛,賞罰不明,致此危亂。今欲定分以系人心,除惡以快眾憤,已迎大良君詣闕,恐聖情驚動,請出御龍興歸法寺,即掃蕩奸黨,然後迎入。」穆宗答覆:「已知所奏。」這一天,穆宗所派的皇甫俞義和康兆所派的金應仁同時抵達神穴寺,接走了王詢。二月三日清晨,李鉉雲率兵入宮,大呼小叫,穆宗大驚,被迫交出了男寵庾行簡,但康兆親自帶兵逼宮,他來到太初門,坐在胡床上,穆宗自知大勢已去,便與千秋太后仰天大哭,率領宮女宦官及蔡忠順、劉忠正等移居法王寺。同日王詢入宮並即位於延寵殿,是為高麗顯宗。康兆處死了金致陽及其與千秋太后的私生子,同時殺了庾行簡等七人,將金致陽同黨和千秋太后親屬30多人流放海島,並廢穆宗為「讓國公」,令穆宗與太后其出居忠州。當天康兆又派人在積城縣(今韓國京畿道坡州市積城面)弒殺穆宗,對外宣稱遜王自刎。康兆當權後,廢除了銀台和中樞南北院,改為中台省,自任中台使,後任吏部尚書參知政事。
契丹是高麗的宗主國,原本康兆弒君之事一直瞞着契丹,但在統和二十八年(1010年)被怨恨高麗的女真人告發於契丹,剛親政的契丹聖宗耶律隆緒決定親征高麗,問康兆弒君之罪。顯宗任命康兆為行營都統使,負責抵禦契丹。當年十一月,四十萬契丹大軍打着「義軍天兵」的旗號侵入高麗境內,康兆、李鉉雲等領兵三十萬迎戰於通州(今朝鮮平安北道宣川郡西北)。康兆起初使用劍車陣小勝幾番,便生輕敵之心,竟然若無其事地跟人下棋。耶律盆奴等率契丹兵襲破三水寨,鎮主急報失守,康兆卻說:「這就像嘴裡的食物一樣,太少了是不行的,要越多越好!」過了一會兒鎮主又來稟報說:「契丹兵已經來了很多了!」康兆大驚,站起來說:「真的嗎?」這時他恍惚發現穆宗站在他身後,說:「你這傢伙死定了,這是上天的懲罰,你能逃得了嗎?」康兆脫下兜鍪長跪,連說:「死罪死罪!」話還沒說完,契丹兵就沖了進來,將他綁縛並用氈子裹着,押送到耶律隆緒面前。高麗兵遂慘敗,李鉉雲等被俘,3萬將士戰死。耶律隆緒下令給康兆鬆綁,並問:「你能做我的臣子嗎?」康兆說:「我是高麗人,怎麼還能做你的臣子?」耶律隆緒再問,康兆還是這麼回答,又邊剮邊問,康兆的回答依然不變。耶律隆緒又問李鉉雲同樣的問題,李鉉雲當場吟詩道:「兩眼已瞻新日月,一心何憶舊山川?」康兆聽了大怒,腳踢李鉉雲說:「你是高麗人,怎麼說這種話!」最終康兆被契丹人殺死。
此次高麗契丹戰爭結束後,高麗朝廷將康兆定為禍首,他的同黨卓思政、朴升、崔昌、魏從政、康隱被流放到海島。
人物評價
- 康兆死後被視為弒君逆賊,列入《高麗史》的「叛逆傳」中。但在現代有韓國學者認為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一連串事變真正的主謀既不是金致陽,也不是獻哀王后,更不是康兆,而是擁護顯宗的大臣們,康兆不過被擁護顯宗勢力當槍使而已,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也是這次政變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