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康店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康店鎮

中文名 : 康店鎮

所屬地區:鞏義市

康店鎮位於河南鞏義市西部,座邙瞻洛,背靠黃河,東依伊洛河與市區隔河相望,西臨黃河與偃師洛陽相鄰,南有交通要塞黑石關與登封少林相連,北有鞏溫大橋與焦作、小浪底相通,幅員面積109.15平方公里,下轄22個行政村,常住人口49240人(2017年) 。

康店鎮東郊有s314省道通過鞏溫黃河大橋,邊通南北,北部有310高速公路橫貫東西,並擬在規劃區區設立鞏義西站出口,再與規劃中的鞏登高速支線邊通,長途運輸方面,隴海鐵路距規劃區3公里,鄭洛飛機場距規劃區60公里,市內交通方面,通過市區的11路公交車已經開通,可以直通達市委市政府建設中的新東區。

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着燦爛的歷史和文化,一代著名書畫家謝瑞階在這裡誕生,因此有"書畫之鄉"美譽;又因該地林果業發達,素有"千果鎮"之稱。

旅遊資源豐富。馳名中外的四百年興盛不衰的明清大財主康百萬莊園、杜甫陵園、東周故城遺址、宋陵等國家和省級文物景點位於康店鎮,使該鎮更具有迷人色彩,魅力無窮,成為中外朋友留連忘返的旅遊勝地,投資寶地和理想的棲息佳地。2019年7月24日,康店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1]

農業產業

康店鎮位於鞏義市區西北三公里處,解放前建制為洛西鄉,總面積9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9萬畝,轄22個行政村,5.1萬人。2001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4.4億元,財政收入32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19元。

康店鎮地處邙山丘陵溝壑區,土壤為潮土和立黃土,土層深厚,結構疏鬆,適宜多種農作物和林果生長。水資源表現為山前山後灘地富足,嶺上缺乏,屬中國北方典型的乾旱農業區。康店鎮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農業發展上提出了"雙適應"、"雙轉變"戰略。"雙適應":一是發展林果業適應乾旱少雨的自然條件。1986年以來,根據氣候特點,康店鎮大力發展以蘋果為主的林果業和小雜果生產,有蘋果林8000畝,小雜果林2000畝。二是興修水利節水設施,適應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要求。進行了坡改堤節水工程、屋頂節水工程、築壩蓄水工程和萬泉引小一、二期工程,初步改善了農業的生產條件。"雙轉變":一是由過去主要以種植糧食作物向種植經濟林、成材林、牧草藥材等高效經濟作物轉變,初步形成了四個基礎,即中草藥及牧草基礎、西瓜基礎、林果業基礎和蘆筍基礎。二是由過去傳統的種植業向發展養殖畜牧業轉變。全鎮有大牲畜4050頭,生豬年出欄10780頭,存欄16390頭;羊年出欄4110隻,存欄8650頭;家禽年出欄75180隻,存欄140950隻。

工業產業

在工業發展上,康店鎮着力培養龍頭規模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湧現出了年產鋼絞線5萬噸、產值2億元的鞏義市恆星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瑪鋼扣件的鞏義市柏坡瑪鋼公司和歐亞碳陽極有限公司,其產品瑪鋼扣件、石墨電極、鋼絞線遠銷東歐、北美洲、東南亞等10多上國家和地區。2007年恆星公司又投資3000萬元,新上附加值高的絞管鋼絲、鋼簾線項目,項目投產後,可使該產值達到3億元,利稅1億元。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康百萬莊園的修復開放,使康店鎮的旅遊業成為一個新的經濟亮點。全鎮第三產業在旅遊業的帶動下發展迅速,現有各類市場6個,商業服務門市87個。沿伊洛河一帶的十里商業園區初具規模,逐步形成了商業貿易、餐飲服務、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商業服務體系。

康店鎮依據鎮情,適時提出了"開發兩河一嶺、建設三條經濟帶,努力實現農業大鎮向經濟強鎮轉變"的發展思路,即建設以黃河灘為主的養殖經濟帶,以沿伊洛河為主的旅遊經濟帶,利用三年時間在黃河南岸的邙山嶺上建設2萬畝的綠色經濟帶。圍繞這一發展思路,在工業發展上,提出了學習溫州人、回郭鎮人家家戶戶作坊式生產模式,從康店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的鎮請出發,引導群眾從投資三兩萬元的小項目起步,逐步發展壯大,逐步發展壯大,進而達到增強全鎮整體實力的目的。在農業發展上,提出了"4126"富民工程,即利用一年半時間在原有成材林、經濟林3萬畝的基礎上再發展1萬畝,使總量達到4萬畝,發展1萬畝牧草和中藥材,發展年收入1萬元以上的種養戶2000戶,培育年收入在50萬以上的養殖大戶6戶。此項工程正在實施之中。

視頻

厲害了我的家~鞏義市康店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