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維奇·西蒙諾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維奇·西蒙諾夫КонстантинМихайловичСимонов,Simonov,KonstantinMikhailovich(1915~1979),蘇聯小說家,詩人,劇作家。
簡介
1915~ 生於1915年11月28日,卒於1979年8月28日。曾任蘇聯作協書記處書記、《新世界》月刊主編和《文學報》主編。西蒙諾夫的成名作是頭一個劇本《我城一少年》,接着又創作了表現衛國戰爭中俄羅斯人英雄主義精神的《俄羅斯人》。蘇聯衛國戰爭期間,任《紅星報》戰地記者。1943~1944年西蒙諾夫完成描寫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長篇小說《日日夜夜》。此外,衛國戰爭期間他還創作了大量詩歌。50年代後西蒙諾夫致力於表現戰爭題材的小說創作。代表作為戰爭三部曲長篇小說《生者與死者》(第一部《生者與死者》,第二部《軍人不是天生的》,第三部《 最後一個夏天》。
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維奇·西蒙諾夫是無可爭議的蘇聯軍事文學第一人。他的詩作《等着我》、《阿廖沙,你可記得斯摩棱斯克一帶的道路》、劇作《俄羅斯人》、小說《日日夜夜》、《洛帕京札記》以及《生者與死者》長篇小說三部曲等作品已經永久載入史冊,成為偉大衛國戰爭的「文學的紀念碑」。
生平
軍官世家原名基里爾,1915年11月15日生於彼得格勒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沙皇軍隊中的現役軍官,戰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疆場,由繼父(軍校教官)撫養長大。童年在梁贊和薩拉托夫度過。1930年從薩拉托夫7年制學校畢業,隨後進入工廠技校學旋工。1931年西蒙諾夫隨父母遷居莫斯科,在莫斯科讀完精密機械工技校之後到飛機廠、電影製片廠工作。在這些工廠工作的時候,他開始寫詩。1934年開始寫作,並考入蘇聯作家協會附設的高爾基文學院夜班,一年後轉為日班。《青年近衛軍》以及《十月》雜誌發表了他最初的一批詩作。四年的創作專業學習提高了他的文學素養和寫作技能。1938年他在高爾基文學院畢業,隨後進入文史哲學院研究生班學習。
上校記者但1939年學業被迫中斷(後來他沒有返回文史哲學院)——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對蒙古的戰爭,西蒙諾夫他接受紅軍政治部的任務,作為《英勇紅軍報》戰地記者前往蒙古哈勒欣河採訪。不久,他又轉到北方蘇、芬戰場進行實地採訪。他根據在兩個戰場耳聞目睹所得的印象,寫了許多報道蘇聯紅軍戰鬥生活的通訊和特寫。1940年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軍事記者培訓班學習,同年秋至次年6月就讀於軍政學院。1940年西蒙諾夫創作了自己的第一個劇本《情史》 列寧共青團劇院將它搬上舞台,1941他又寫出第二個劇本《我城一少年》,並於1942年獲得斯大林文藝獎金。衛國戰爭爆發後西蒙諾夫在第一時間應徵入伍,在《戰旗報》(也有資料說是《紅軍真理報》)工作,隨後是《紅星報》。1942年參加蘇聯共產黨,並被授予營級政委軍銜,1943年是中校,戰爭結束時已經是上校。在整個反法西斯衛國戰爭期間,他一直作為《紅星報》等報刊的戰地記者,奔波在硝煙瀰漫的戰爭最前線。他參加過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他跟隨蘇聯紅軍對希特勒侵略軍的英勇反擊,足跡到過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德國等許多地方。他是柏林之戰的見證人之一。長期的戰地生活里,西蒙諾夫采寫了大量的戰爭題材的報道和政論文章,揭露控訴法西斯匪徒的罪惡獸行,熱情歌頌了蘇聯及東歐各國人民反抗侵略者的英雄行為,成功地塑造了在蘇維埃政權下成長起來的革命戰士的形象,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作家在戰爭年代創作的劇本《俄羅斯人》曾榮獲1943年斯大林獎金。
不朽作品
西蒙諾夫在1943年至1944年完成的《日日夜夜》是蘇聯文學中最早最及時地反映斯大林格勒戰役的中篇小說。它以紅軍炮兵大尉沙布洛夫率領一營指戰員進入被敵軍團團圍困的斯大林格勒,成功地保衛了市內三座大樓的經過為主線,塑造了從沉着、果斷的師長普羅慶柯到勇敢好勝的青年戰士馬斯林尼可夫,純潔而善良的年輕護士安娘·克莉緬柯等一系列血肉豐滿、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現出蘇聯軍民平凡而又高尚的英雄行為。小說發表後很快被改編成話劇,拍攝成電影。1949年反法西斯衛國戰爭結束後,西蒙諾夫曾以作家和《真理報》記者身份訪問過日本、美國、法國和英國。1949年他還採訪過南下的劉伯承將軍,稱他為所有謙遜的人中最謙遜的人。他創作的劇本《俄羅斯問題》、中篇小說《祖國炊煙》和詩集《友與敵》均獲斯大林獎金。
隨着戰爭期間創作上的多方面成就,西蒙諾夫在蘇聯社會上和文學界的地位越來越提高,到四十年代末、五十年初,他已成為蘇聯文壇上屈指可數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被選為全蘇作協副總書記。西蒙諾夫用十二年的功夫寫成了反映戰爭題材的三部曲:《生者與死者》、《軍人不是天生的》和《最後一個夏天》。第一部寫的是衛國戰爭初期的情況,故事從1941年夏天希特勒向蘇聯進攻和由於斯大林錯誤造成蘇聯大片領士失守開始,以蘇軍 1942年在莫斯科城下開始反攻結束。第二部主要描寫斯大林格勒戰役的一個側面。第三部的故事發生在衛國戰爭後期,集中反映1944年夏天白俄羅斯戰役勝利後蘇軍正準備向東歐進軍追殲德軍時的情況。在這三部曲中,西蒙諾夫以切身的戰爭經歷和長期的寫作經驗,把蘇軍最高統帥部的決策到前線具體的戰鬥活動,把戰爭給蘇聯人民帶來的苦難同蘇軍指戰員的堅強、勇敢有機地結合起來,從一個側面較完整地反映了衛國戰國的全過程。三部曲獲1974年度列寧獎金。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後期陸續發了幾部戰時札記,最著名的有《洛巴金札記摘錄》。西蒙諾夫曾任蘇共中央候補委員(1952—1956),蘇共中央臨察委員 (1956—1961,1976—1977)。他的一生與戰爭結下不解之緣,被人們稱為:「走上戰場的軍事記者。」
晚年的西蒙諾夫採訪了許多政壇失意的蘇聯高官,比如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莫洛托夫等人,記錄了大量的珍貴口述史料,後來結集出版為《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與莫洛托夫的156次談話》使研究者看到了許多檔案都無法表現了內容。
葬禮
西蒙諾夫曾擔任《新世界》雜誌主編(1946-1950、1954-1958)、《文學報》(蘇聯作協機關報)主編(1950-1953)、蘇聯作協副總書記(1950-1954)、書記(1954-1959、1961——逝世)以及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蘇共中央候補委員、蘇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世界保衛和平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先後得3枚列寧勳章,1974年獲得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
1979年秋天,塔斯社播報了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維奇·西蒙諾夫的死訊。第二天早晨,克里切夫市(蘇聯莫吉廖夫州城市)地方志專家米哈伊爾.梅利尼科夫家中忽然響起一陣電話鈴聲。打電話的是拉麗莎·扎多娃,她的父親是猶太人 阿列克謝·謝苗諾維奇·扎多夫大將——當年正是將軍率部解放了克里切夫城。1941年,將軍曾指揮第四空降軍保衛過克里切夫。拉麗莎·扎多娃是作家西蒙諾夫的妻子。在電話里她說,要趕到克里切夫來辦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
梅利尼科夫去莫斯科的時候經常到科西蒙諾夫家中造訪,他本人也認識扎多夫將軍。於是,1979年秋季的某一天,和作家的兒子阿列克謝一起,他們(應該是指扎多夫將軍父女倆)帶着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維奇·西蒙諾夫的骨灰來到 莫吉廖夫。 作家在遺囑里指明,應當在什麼地點拋灑他的骨灰——在布依尼契斯克原野(這裡的「原野」指戰場遺址)上。西蒙諾夫的遺囑還指明了應當有哪些人出席這一儀式。名單里有他的朋友米哈伊爾.梅利尼科夫。就這樣,為數不多的人——作家的遺孀,兒子,梅利尼科夫,軍事委 員部以及州執委會的代表們,等等——參加了這一悲傷的葬儀。 米哈伊爾·費多洛維奇·梅利尼科夫在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但文中沒有說明布依尼契斯克原野上葬禮的詳情。
若干年過去了。如今,布依尼契斯克原野已經成為那場戰爭中的英雄主義的一個象徵。假如說,法國曾經將法西斯軍隊抵擋了一周時間,波蘭——兩周,那麼莫吉廖夫則抵擋了整整23天。今天,人們從世界各地來到這片光榮的戰場上,他們沒有忘記英雄們。1941年的時候,康斯坦丁.西蒙諾夫寫下一首詩:《祖國》。是的,他自始至終對她——祖國——忠貞不渝,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後一息...
作品
康斯坦丁.西蒙諾夫先後6次獲得斯大林文藝獎金,獲獎作品是:
劇本《情史》1940年
詩歌《祖國》1941年
劇本《我城一少年》1941 1942年獲獎
劇本《俄羅斯人》1942 1943年獲獎
中篇小說《日日夜夜》1943-1944 1946獲獎
劇本《俄羅斯問題》1946 1947年獲獎
詩集《友與敵》1948 1949年獲獎
劇本《異邦陰影》1949 1950年獲獎
1974年獲得列寧文藝獎金,獲獎作品是長篇小說三部曲:
《生者與死者》1954-1959
《軍人不是天生的》1963-1964
《最後一個夏天》1970-1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