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茂才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康茂才墓原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北郊、鼓樓區小市鎮安懷村,為明初開國功臣、蘄國公康茂才的墓葬,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1967年8月由當地村民平整耕地時發現,由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南京市博物館前身)發掘清理於1974年4月-5月。
墓葬位於高約5米,長、寬均約50米的土丘上,墓前60米處立有石馬、石羊、石虎、石翁仲各一對及石龜趺一尊,龜趺上原宋濂所撰《蘄國公諡武義康茂才神道碑銘》已失,2000年6月該批石刻被整體遷入白馬公園內保存[1]。墓室築於土丘南側,分上下兩層,上層為磚砌券頂,其中置有墓誌一合,下層分為以甬道相通的前後兩室,上以條石封蓋,甬道後置有石門。墓室內的結構仿地面建築,以基牆、立柱、斗栱與門龕等組合而成。因早年被盜,出土文物較少,以前室內的銀、錫類明器為主,保存較完整的墓誌對於康茂才的生平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蘄國公
賜葬「鐘山鄉幕府山」,即南京北郊即今和平門外安懷村南京陶瓷廠附近,1967年發掘清理,出宋濂書的墓誌,神道石刻遺存有石馬、石虎、石羊、各一對,石翁仲文、武各一,龜趺一座。此墓形制較為特殊,為長方形前後室雙層磚石混砌仿木結構。下層墓室分前、後兩室,其間以甬道相通,甬道後置石門,其上用條石封頂.墓室內為仿地面建築結構,由基牆、立柱、斗拱、門龕等部分組合而成。上層墓室為磚砌券拱形制。該墓雖早年被盜,仍存有金、銀、銅、鐵、錫、玉、陶、木等不同質地的隨葬品44件(套),以及銅錢和石墓誌,對研究明初功臣墓隨葬品的種類和組合有一定參考價值。2000年6月,文物部門將其整體遷移至太平門外鐘山腳下白馬公園內,按原規制排列。
就其墓前神道石刻的規制以及康茂才在朝廷中的身份地位、死後的諡號來看,起碼不低於吳良吳楨和仇成,但吳良吳楨和仇成的墓葬都升格為了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康茂才墓前神道石刻因為遷移而僅僅落得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棄於郊野,任人踩踏。文保級別竟然沒有他鑄造的銅鐘高,令人唏噓不已。
視頻
康茂才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明蘄國公康茂才墓石刻,新浪博客,2014-04-18
- ↑ 浡泥國王墓等級及相關問題考,中國社會科學網,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