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庾杲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庾杲[gǎo]之,字景行,新野(今屬河南)人。州舉秀才,歷奉朝請、尚書左丞、領荊、湘二州中正。

居處清貧,所食唯有韮、蕍韮、生韮雜菜。善言談,有風采,齊武帝時,遷兼侍中,應接北魏使節。永明九年卒,諡貞子。

人物專題

基本信息

姓名    庾杲之  
字號    字景行      
民族    漢      
官職    尚書左丞、領荊、湘二州中正  
諡號    貞子     
出生地   新野
出生時間  441年   
去世時間   491年 
所處時代   南朝齊   

人物生平

庾杲之(441—491),字景行,新野人也。祖深之,雍州刺史。父粲,司空參軍。杲之少而貞立,學涉文義。起家奉朝請,巴陵王征西參軍。郢州舉秀才,除晉熙王鎮西外兵參軍,世祖征虜府功曹,尚書駕部郎。清貧自業,食唯有韭{艹殂}、抃韭、生韭雜菜,或戲之曰:「誰謂庾郎貧,食鮭常有二十七種。」言三九也。仍為世祖撫軍中軍記室,遷員外散騎常侍,正員郎,遷中書郎,領荊、湘二州中正。轉尚書左丞,常侍、領中正如故。出為王儉衛軍長史,時人呼入儉府為芙蓉池。儉謂人曰:「昔袁公作衛軍,欲用我為長史,雖不獲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應須如我輩人也。」乃用杲之。遷黃門郎,兼御史中丞,尋即正。

杲之風範和潤,善音吐。世祖令對虜使,兼侍中。上每嘆其風器之美,王儉在座,曰:「杲之為蟬冕所照,更生風采。陛下故當與其即真。」帝意未用也。永明中,諸王年少,不得妄與人接,敕杲之與濟陽江淹五日一詣諸王,使申游好。尋又遷廬陵王中軍長史,遷尚書吏部郎,參大選事。轉太子右衛率,加通直常侍。

九年,卒。臨終上表曰:「臣昨夜及旦,更增氣疾,自省綿痼,頃刻危殆,無容復臥。任居隆顯,玷塵明世,乞解所忝,待終私庭。臣以凡庸,謬徼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且年逾知命,志事榮顯,修夭有分,無所厝言。若天鑒微誠,暫借余歷,傾宗殞元,陳力無遠。仰違庭闕,伏枕鯁戀。送貂蟬及章。」詔不許。杲之歷在上府,以文學見遇。上造崇虛館,使為碑文。卒時年五十一,上甚惜之。諡曰貞子。

史籍記載

  • 《南齊書 卷三十四 列傳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