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延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63d0f703918fa0ecb4042276269759ee3c6ddb8e.jpg

延茂(19世紀?-1900年),杜氏,內務府漢軍正白旗人忠恪,清朝官員。 同治二年(1863)進士, 歷任鴻臚寺少卿、奉天府丞兼學政、大理寺卿、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他整飭軍備嚴謹,澄清吏治,成績卓然。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他與弟延芝堅守安定門,終因兵敗城破,闔室自焚。此舉震動朝野,贈太子太保,諡「忠恪」。因深受時人敬重,因而稱他為「大宗師」。

人物生平

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進士,銓選禮部主事光緒八年(1882年),歷遷至鴻臚寺少卿。曾向清廷上言八旗官學廢弛,請變通章程。其後,再遷內閣侍讀學士。 光緒十三年(1887年),任奉天府府丞。光緒十七年(1891年),入為大理寺少卿。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由駐藏辦事大臣吉林將軍。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征還。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授黑龍江將軍。時值義和團運動爆發,延茂留京未行。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延茂與弟延芝鎮守安定門。七月,聯軍攻陷北京城後,闔室自焚而死。清廷追贈太子少保,諡忠恪,入祀昭忠祠。延茂之妻李氏,兄弟之妻唐氏、董氏、李氏、李氏、陳氏、及姪女四人,皆獲旌揚,以彰貞節。[1]

奉天辦學

延茂任奉天學政重教化,嚴考紀,整頓書院。親自修定學規,為清廷擇優薦材。鐵嶺學子年僅二十一歲的吳璋英年穎秀,考課甚佳,深得延茂器重,在己丑科(1889)順天鄉試中被拔為童試冠軍。同年延茂率屬下去吉林巡視政務途經鐵嶺,特意「停驂」銀岡書院,對準備科舉應試的諸子「諄諄勉勵」,期望要「勤奮讀書」「講求實學」。要「求神智之益,除世俗之見,希聖賢之蹤」。對「疲於精力於科舉之學帖括之學」的學風提出批評。 延茂此行「停驂」銀岡書院時間雖短,但卻為書院的再次振興注入了生機。他離去後,縣令陳士芸率書院董事吳韶庭、楊震峰等人,遵照延茂的囑託,即刻在本邑富紳中多方勸募,籌措銀兩,添置器物書籍,擴修院舍,整頓學務。光緒十六年秋,書院面貌煥然一新,學子講誦弦歌之聲重震四鄉。 鐵嶺銀岡書院有一塊光緒十六年(1890)石碑。上鐫當時縣令陳士芸文《銀岡書院捐添經費建修齋房記》。記述了「適逢延大宗師按臨吉省之便,停驂書院,集諸生諄諄勉勵,並囑余加意整飭」。 據考證,「延大宗師」就是延茂。

參考文獻

  1.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