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區 (台北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建成區 |
---|
|
建成區為臺灣臺北市已整併的行政區之一,區名取自「建成町」。位於臺北市西側舊市區之市中心,為當時臺北市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也是當時臺北市政府之所在。1990年裁撤併入大同區。[1]
歷史
- 荷蘭統治時期、清領初期皆記為巴賽族「奎府聚社」(又作圭母子社、奇武卒社)活動區域。
- 1740年:乾隆5年屬淡水海防廳淡水保圭母子莊。乾隆25年屬淡水保奇武卒莊。嘉慶年間改隸淡水廳大加蠟堡。同治年間屬大加蠟堡奎府聚莊。
- 1879年:屬臺北府淡水縣大加蠟堡奎府聚莊。
- 1895年:日治初期原臺北府改設臺北縣,1901年臺北縣裁撤,改隸臺北廳。
- 1909年:屬臺北廳直轄大稻埕區之大加蚋堡大稻埕。
- 1920年:臺北州及臺北市設立,街庄改制為大字。1922年町名改正,建成町、上奎府町、下奎府町在戰後建成區轄內。
- 1946年:合併建成町、上奎府町、下奎府町為建成區。
- 1990年:臺北市行政區重劃,建成區併入大同區。
地理位置
行政機構
- 臺北市政府(今臺北當代藝術館)
- 建成區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