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建政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建政街道辦事處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東北部,是青秀區人民政府派出的工作機構。分別與興寧區以及青秀區新竹街道辦事處、南湖街道辦事處相接,面積約10平方公里,總人口93360人(2010年)。1992年6月建政街道辦事處復設,1996年9月與長堽街道辦事處合併為建政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長堽路42-5-1號。現有工作人員23人(含掛職1人),其中國家公務員13人,下設黨政、社會事務、計劃生育、市政管理、經濟貿易5個辦公室和司法所、勞動保障事務所2個所,轄廣園、建園、建政、民主東、民主路、長堽路、茅橋、二塘8個社區居委會。辦事處全體工作人員團結一致,努力奮鬥,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近兩年來獲得市級以上榮譽15項,如民政部、中央文明辦授予的「萬家社區圖書室援建和萬家社區讀書活動先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規範管理文明服務先進單位」、自治區政府、廣西軍區授予「自治區武裝工作先進單位」、市委授予的「南寧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連續兩年獲得「南寧市安全生產工作先進集體」、「南寧市創建安全文明鐵道線先進單位」等榮譽。[1]

2019年11月21日,入選第三批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範點名單。

中文名稱:建政街道

行政區類別:街道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

地理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東北部

面 積:10平方公里

人 口:93360人(2010年)

概況

建政街道位於青秀區東北部,分別與新竹街道、南湖街道以及興寧區相接。紀念地有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陵園。湘桂鐵路過境。

沿革

1992年6月復設建政街道設,1996年9月長堽街道併入。位於新城區東北部。1997年,面積8平方千米,人口8萬,辦事處駐長崗路,轄建政路上段、建政路下段、燕子嶺上段、燕子嶺下段、長崗路上段、長崗路下段6個居委會。2003年末,面積15.62平方千米,年總人口14.04萬人,常住人口9.7萬人,轄長堽西、長堽東、燕子嶺、望仙坡、民主路、民主東、民新、將橋、葛麻、古東、茅橋、建園、金牛橋、建政14個社區,辦事處機關駐長堽路。

2004年屬青秀區。2005年,興寧區的民生社區劃入建政街道,將建政街道的望仙坡、金牛橋、長堽西、燕子嶺、長堽東、將橋6個社區劃給興寧區,以民主路和長堽路為界。面積約10平方千米,總人口約9萬人,其中流動人口6千多人,轄廣園、建園、建政、民主東、民主路、長堽路、茅橋、二塘8個社區。2007年,津頭街道的長堽村劃入建政街道,調整後的建政街道轄金花茶社區、方園社區、廣園社區、茅橋社區、長堽路社區、二塘社區、長堽村等6個社區、1個村,面積10.1平方千米,人口68586人,辦事處駐長堽路42-5-1號。

轄區狀況

內駐有機關、企事業單位150個,其中,區文化廳、區水利廳等十多家廳(局)級單位以及市財政局等10多家市直機關單位;區黨校、區團校等10多所大中專院校,市第十四中以及民主路小學、園湖小學等中小學校;區電力工業勘察設計院、區國土測繪院等10多家科研技術設計機構;區中醫一附院等多家市級以上醫療機構;廣西文聯、廣西日報社、南寧電視台等區市級新聞宣傳機構3家;廣西雜技團、廣西木偶劇團等多家文體機構;南城百貨(長湖店)、聚福隆、好人家等多家大型超市。自治區級文明單位5個,市級文明單位33個,市級文明社區4個,自治區級文明小區7個,自治區級文明庭院7個,市級文明小區5個。桂柳鐵路、桂柳公路南寧快速環道、外環高速均從本區穿過,呈現「井」字形與外界溝通。轄區內商業網點遍布大街小巷,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商業銀行等均設立了分支機構,是城區最具有經濟發展潛力的區域之一。轄區交通便利,湘桂鐵路東西橫穿,廂竹大道、東葛路及延長線、長湖路、茶花園路、長堽路等城市主幹道呈井字形分布,路網發達基礎設施配備完善,出行和生活便捷。

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建政街道入選第三批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範點名單。

社會服務

建政街道建設服務中心大樓,服務中心於2009年4月正式動工建設,2010年9月竣工驗收。建政街道服務中心占地3.36畝,建築面積5505㎡,一樓是一站式辦證大廳,設有人口與計生服務、勞動保障、社會事務、黨員服務、

綜合信訪維穩、流動人口出租屋管理服務等窗口;其他樓層是各部門辦公室和會議室。建政街道服務中心落成啟用,進一步改善街道辦公環境、提升街道形象,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方便為民服務,是建政街道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建政街道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牌。街道為了加快舊城改造、完善城市路網的城建重點工程,也是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實事工程、民心工程。該項目一期工程涉及國有和集體兩大部分,其中國有部分應拆戶數47戶(單位8戶、房改房8戶、公房2戶、私人自建房29戶)、應拆遷面積20052.56平方米,集體部分應拆遷安置群眾38戶、徵收土地33.964畝、拆除房屋及地上附着物13000平方米。在征地拆遷安置工作具體實施中,建政街道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深入細緻地做好群眾工作,確保了長堽路擴建項目一期工程征地拆遷安置工作紮實、健康、有序推進。

視頻

志願服務 美麗綻放」——建政街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