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建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建置

建置,漢語詞語,亦作"建寘"。意思是扶植。出自《左傳·昭公七年》:"吾子取州,是免敝邑於戾,而建寘豐氏也。"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建置 [1]

拼音 jiàn zhì

釋義 建立;設置 [2]

出處 《漢書·武五子傳贊》

解釋

亦作"建寘"。(1).扶植。(2).建立;設置。(3).建造;興建。(4).猶建樹。(5).設施。(6).設立與建置。擬建立的崗位、擬建立崗位的多少及崗位間的關係等。多被使用於單位的章程中 。

出處

《漢書·武五子傳贊》:"後遂命將出征,略取河南,建置朔方。"

三國·魏·曹冏《六代論》:"夫樹猶親戚,土猶士民,建置不久,則輕下慢上。"

唐·柳宗元《四門助教廳壁記》:"參明堂之政,原大教之極,其建置之道弘也。"

清·江上蹇叟《通番之始》:"若其地理之分合,建置之沿革,則均不詳也。"

郭沫若《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古時所謂'國'本是等於部落的意思,所謂'封建藩衛'也不過是建置大小不等的各種殖民部落而已。"

唐·李翱《與本使請停率修寺觀錢狀》:"若將興之,是苻融、梁武皆為仲尼、周公也;若將廢之,閣下又何患其尚寡,而復率其屬合力建置之也?"

宋·范仲淹《代胡侍郎奏表》:"前知州李詔在任日,重修宣聖廟,建置學舍數十廈。"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三:"宋端平間,真西山參大政,未及有所建置而薨。"

明·唐順之《提督軍務兼巡撫謝表》:"事體一同所職,而建置各有攸司。"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