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建豐二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建豐二年
圖片來自books

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是香港作家陳冠中政治寓言小說[1],它設想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勝出,1949年至1979年間中國在國民黨治下的另一個可能的發展情況。「建豐」是蔣經國表字。本書主體以七組人物的不同角度,交代中國在內戰後三十年間經歷不同的安穩歲月,以及當中的大小事件和個人處境及感想,留下讀者對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政治人權方面發展的想像空間。

內容

政治背景

作者設想國軍四平街大捷後,沒有聽從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的要求頒下六月停戰令,而是乘勝一路往北追擊中國共產黨直至蘇聯北韓境內,另一方面以空軍優勢收復延安太行山等共軍陣地,國共內戰得以結束。戰後,老總統以增添憲法「臨時條款」的形式連任五屆,直至1975年「駕崩」,三年後,其子建豐透過1200人的國民大會選舉」成為第六任總統。雖然國家仍採用民國紀年,但民間普遍稱以建豐年號,示意國家雖稱憲政時期但仍是中國歷史皇朝世襲的一套。

創作緣起

歷史觀

作者認為歷史不是必然這樣發生的,並不是共產主義信條希望我們相信的那樣「必然」,那樣不可避免。歷史的轉折,往往帶有偶然性,官方想大家看到的歷史不一定是唯一的歷史,他想透過小說重寫讓人期待但最終沒發生的歷史。

父母輩

作者認為1946年國共東北戰役的軍事勝負事關重大,足以扭轉內戰結果,西藏、香港、台灣會有不同的命運發展,影響其父母輩的後半生,以及自己的身世,作者希望藉此紀念他的父母和他們的年代。

中國發展

作者認為1949年至1979年間中國共產黨是在浪費時間,做錯了很多事,走了不必要的歷史彎路,付出了無比巨大的人道代價。如果是國民黨統治中國,1979年就可以取得共產黨治下2015年的成就,而且社會還會更加平等一些;不必有文化大革命,古寺、古董和歷史遺跡不會被紅衞兵破壞。 [2]

參考文獻

  1. 建豐二年 新中國烏有史. 牛津大學出版社. 
  2. 狄雨霏. 陳冠中:想像一個非共產黨統治的中國.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