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建潁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建潁鄉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地處潁上縣西北部,東與黃橋鎮、古城鎮隔潁河相望,南接慎城鎮、十八里舖鎮,西與西三十鋪鎮、新集鎮接壤,北瀕潁河與江口鎮、潁東區楊樓鎮比鄰。 區域面積81.7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78546人。

1961年4月,置建潁公社。1973年1月,設建潁管理區。1979年9月,復置建潁公社。1983年9月,更名建潁鄉,屬新集區。1992年3月,原城郊區的淮潁鄉,新集區的建潁鄉、老家鄉合併組建建潁鄉。截至2020年6月,建潁鄉下轄1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

2019年,建潁鄉有工業企業50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3個。[1]

歷史沿革

1961年4月,置建潁公社。

1973年1月,設建潁管理區。

1979年9月,復置建潁公社。

1983年9月,更名建潁鄉,屬新集區。

1992年3月,原城郊區的淮潁鄉,新集區的建潁鄉、老家鄉合併組建建潁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建潁鄉轄祁廟1個居民委員會,遲溝、新莊、丁樓、順河、二龍、埒溝、林拐、吳東、李老家、陳屯、王海、范崗、管谷1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1個居民小組、24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建潁鄉下轄1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祁廟社區。[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建潁鄉地處潁上縣西北部,東與黃橋鎮、古城鎮隔潁河相望,南接慎城鎮、十八里舖鎮,西與西三十鋪鎮、新集鎮接壤,北瀕潁河與江口鎮、潁東區楊樓鎮比鄰。 區域面積81.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建潁鄉地處淮北沖積平原,地勢成波狀,四周高,中間窪,最高點位於吳東村,海拔26.5米;最低點位於班草湖,海拔23.3米。

水文

建潁鄉境內河道屬潁河水系,最大的河流為潁河,從坪溝村官莊入境,到王海村曾莊流出,由西北至東南蜿蜒流經境內坪溝、二龍、順河、遲溝、祁廟、管谷等村,長21.5千米,流域面積81.4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小長溝、建西河、班草湖大溝等。

自然災害

建潁鄉主要災害有乾旱、洪水、大風、霜凍等。洪澇災害平均3年一遇,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54年8月,潁河決堤,造成8萬多畝莊稼受災,較上年減產1200萬千克,倒塌房屋4500戶9200間。

人口

2011年末,建潁鄉轄區總人口7.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000人,城鎮化率10.7%,另有流動人口36000人。總人口中,男性41900人,占55.6%;女性33500人,占44.4%;14歲以下23400人,占31.2%;15~64歲34800人,占46.4%; 65歲以上16800人,占22.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5萬人,占99.6%;有回族275人,占0.4%。2011年,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3‰。

2017年末,建潁鄉常住人口67166人。

截至2019年末,建潁鄉戶籍人口7854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建潁鄉財政總收入631萬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7萬元,比上年增長14.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6.8萬元,增值稅10萬元,個人所得稅11.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2.8%、13.6%、31.5%。

2019年,建潁鄉有工業企業50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3個。

農業

建潁鄉有農業耕地面積7.1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7億元,比上年增長10.8%,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3.6%;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2萬噸,其中小麥1.8萬噸,玉米1.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紅薯、棉花、蔬菜。2011年,紅薯種植面積12000畝,產量438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5萬頭,年末存欄1.2萬頭,家禽飼養量6.6萬羽。漁業以養殖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淡水面積3.4平方千米。2011年,水產品總產量663.5噸;漁業總產值505萬元。

工業

建潁鄉工業形成以木材加工、服裝加工、塑料製品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4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8%;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3.8%。2011年,工業企業10家,職工36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7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6%。

商業

2011年末,建潁鄉有商業網點215個,職工43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7600萬元,比上年增長46.8%; 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3億元,比上年增長35.2%。

金融

2011年末,建潁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458.6萬元,比上年增長366.2%;各項貸款餘額2865.8萬元,比上年增長98.3%。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建潁鄉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125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18所,在校生4846人,專任教師26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1863人,專任教師13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建潁鄉教育經費達2209.1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2209.1萬元,比上年增長8.2%。

文體事業

2005年3月,開通建潁鄉有線廣播站。1995年9月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電視綜合覆蓋率98.2%。

2011年末,建潁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14個,各類圖書室10個,藏書30萬多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50人。

2011年末,建潁鄉有體育場地24處。3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3%。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建潁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5個;病床8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2張,固定資產總值31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8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2萬人,參合率96%。

社會保障

2011年,建潁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117戶,人數178人,支出28.2萬元,月人均131.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04戶,人數2837人,支出303.4萬元,月人均89.1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00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50人,支出63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0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建潁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0千米,投遞點14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2.3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9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6萬件,征訂報紙6.48萬份、期刊1.20萬冊,業務收入11.2萬元。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9000門,固定電話用戶3461戶,移動電話用戶6800戶,寬帶接入用戶504戶,比上年增加102戶。

交通運輸

建潁鄉境內有滁新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8千米;縣鄉(鎮)級公路1條,總長14米;村村通公路30條,總長45千米。2011年,運輸企業貨運量37.2萬噸,客運量66.5萬人次。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建潁鄉因地處潁河之濱,取其建設社會主義之意,故名建潁。

地方名人

管仲,名夷吾,字仲,諡號敬,故又以敬仲稱之。約公元前723-645年,出生於潁上縣建潁鄉管谷村,其家本為周文王姬昌的後裔,封於管,遂以"管"為姓。其父管嚴仲,曾為齊大夫,早逝,仲由其母撫養成人。管仲春秋時為齊國上卿,官居相位,任職40餘年,扶佐齊桓公對齊國內政、經濟、軍事、外交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實施了富國強兵的方略,使齊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後人根據管子的思想編著《管子》一書,共86篇,今存76篇。該書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總結歷史經驗,闡述治國哲理,為後人治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官俊亭(1917-2003.1.11),原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南京軍區原副參謀長。1917年生於安徽省潁上縣建潁鄉管谷村。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