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開元宮》 |
作品名稱: 《開元宮》 創作年代:元代 文學體裁:詩 作 者:黃溍 |
《開元宮》是元代著名的理學家、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書畫家黃溍的詩。[1]
黃溍出生在書香世家,以其八世族祖黃庭堅為榜樣,一生勤奮好學,筆耕不輟,著作頗豐。據《元史》記載,有《日損齋稿》33卷、《義烏縣誌》7卷、《日損齋筆記》1卷。在《四庫全書》中,有《黃文獻集》10卷,乃明人刪本。[2]
詩詞正文
“ | <誰使藏舟一夕移,紅樓翠幕未全非。
曾聞帝子乘鸞去,疑有仙人化鶴歸。 煙徑月明瑤草歇,石壇露冷碧桃稀。 赤欄橋畔多時立,閒看楊花作雪飛。 > |
” |
— <《開元宮》>,<古詩文網> |
作者簡介
黃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晉卿,一字文潛,婺州路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北宋大文豪黃庭堅的親叔黃昉的九世孫,雙井黃氏十五世。是元代著名的理學家、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書畫家。
曾祖夢炎,南宋進士,仕至行太常丞兼樞密院編修官。祖堮,父鑄,俱以蔭補官,而為地方縉紳。黃溍博學工文辭,延佑二年(1315年)登進士第,授台州寧海丞。後遷兩浙都轉運鹽鐵使司石堰西場監運。延佑七年(1320年),升為諸暨州判官。至順二年(1331年),因薦入京為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後轉國子博士。元統元年(1333年),外補江浙等處儒學提舉。至正八年(1348年),除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尋兼經筵事。至正十年南還,優遊田裡,至正十七年(1357年),卒於繡湖私第。追封江夏郡公,諡號"文獻"。
他文思敏捷,才華橫溢,史識豐厚。一生著作頗豐,詩、詞、文、賦及書法、繪畫無所不精,與浦江的柳貫、臨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稱為元代"儒林四傑"。[3]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