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開誠布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開誠布公:以誠意相見,坦率無私地表示意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為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 宋許月卿《次韻陳肇芳竽贈李相士》詩:「集思廣益真宰相,開誠布公肝膽傾。」

出 處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諸葛亮之為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

例 句

同志之間有了矛盾,特別需~地協商解決。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推誠相見開誠相見 推誠布公事不保密 披肝瀝膽肝膽相照待人以誠 推心置腹委以心腹推心致腹 推襟送抱 肝膽照人坦懷相待 、真心誠意、 開心見誠、難言之隱胸有城府襟懷坦白

反義詞: 惺惺作態爾虞我詐鈎心鬥角巧言令色掩耳盜鈴 勾心鬥角明槍暗箭

典 故

「開誠布公」這則成語的意思是人們把「開誠心,布公道」簡為成語「開誠布公」,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這個成語來源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

三國時,蜀漢的丞相諸葛亮極得皇帝劉備的信用。劉備臨終前,曾將自己的兒子劉禪託付給他,請他幫助劉禪治理天下,並且誠懇地表示,你能輔佐他就輔佐他,如果他不好好聽你話,干出危害國家的事來,你就取而代之。

劉備死後,諸葛亮盡全力幫助平庸的後主劉禪治理國家。有人勸他進爵稱王,他嚴詞拒絕,並認為自已受先帝委託,已經擔任了這麼高的官職;如今討伐曹魏沒見什麼成效,卻要加官進爵,這樣做是不義的。諸葛亮待人處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

馬謖(su)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將軍,在攻打曹魏時當前鋒。因為違反節制,失守街亭,諸葛亮嚴守軍令狀規定,忍痛殺了他。馬謖臨刑前上書諸葛亮,說自己雖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沒有怨恨。諸葛亮自已也為失守街亭等承擔責任,請求後主批准他由丞相降為右將軍。

他還特地下令,要下屬批評他的缺點和錯誤。這在當時是罕見的。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於軍中。他一生清貧,並無什麼產業留給後代。 [1]

視頻

成語故事之開誠布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