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開魯縣東風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開魯縣東風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地處開魯縣東部,東與科爾沁區接壤,南與吉日嘎郎吐鎮毗鄰,西與開魯鎮、建華鎮相連、北與小街基鎮交界。區域面積387.26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東風鎮戶籍人口21509人1958年,併入原明仁公社。1960年,從明仁公社劃出建東風公社。1984年,設東風鎮。截至2020年6月,東風鎮下轄14個行政村,另轄2個村級單位。截至2018年末,東風鎮有工業企業10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3家。[1]

中文名: 東風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

地理位置:開魯縣東部

面 積: 387.26 km²

下轄地區:14個行政村、2個村級單位

政府駐地:東風村

電話區號:0475

郵政區碼: 028406

車牌代碼: 蒙G

戶籍人口:21509人(2018年)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為二區。

1956年,撤區劃鄉為道德鄉。

1958年,併入原明仁公社。

1960年,從明仁公社劃出建東風公社。

1984年,設東風鎮。

2006年2月,道德鎮併入東風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東風鎮下轄東風、金寶屯、雙林、電報局、東敖包、永合、東方紅、六合、道德、永生、東勝、官銀號、章古台、七家子1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06個村民小組、22個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東風鎮下轄下轄14個行政村:東風村、金寶屯村、電報局村、雙林村、東敖包村、永合村、六合堂村、東方紅村、官銀號村、道德村、東勝村、永生村、章古台村、東七家子村,另轄2個村級單位:東風林場生活區、太平沼林場生活區,鎮人民政府駐東風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風鎮地處開魯縣東部,東與科爾沁區接壤,南與吉日嘎郎吐鎮毗鄰,西與開魯鎮、建華鎮相連、北與小街基鎮交界。

區域面積387.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東風鎮地處松遼平原凹陷地帶,地表略見起伏,局部低洼。自東向西中部為平原,兩側為坨沼。

氣候

東風鎮屬溫帶乾旱氣候。多年平均氣溫7.0℃。生長期年平均148天,無霜期年平均148天。年平均降水量32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30天。降雨集中在每年7~8月。

交通運輸

2011年末,東風鎮已形成鐵路、公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鐵路集通線過境,境內長20千米,為鐵軌雙線鐵路,設金家店站,通往集寧、通遼;有鎮級公路6條,總長29.5千米,303公路有東風站,日均過境70輛客車,日客運量2100人次。

人口

2011年末,東風鎮轄區總人口18332人。

2017年末,東風鎮常住人口19530人。

截至2018年末,東風鎮戶籍人口2150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東風鎮財政總收入6700萬元,比上年增長3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00萬元,比上年增長3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900萬元,增值稅900萬元,個人所得稅2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0.7%、0.5%。

截至2018年末,東風鎮有工業企業10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3家。

農業

2011年,東風鎮有耕地面積10.8萬畝,人均5.9畝;可利用草地面積3.67萬畝,林地面積11.14萬畝。紅干椒產量居全區鄉鎮第一位,是區級重要的紅干椒生產基地,農業總產值4.5億元,實現農業增加值5800萬元,農業增加值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62%。糧食作物以玉米、雜糧為主。生產糧食103244噸,人均5631.9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紅干椒、東鄉飄香瓜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1250噸,其中花生500噸,芝麻150噸;蔬菜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14200噸,主要品種有茄子、西紅柿、豆角,其中茄子1000噸,西紅柿12000噸,黃瓜2000噸,白菜120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4.4萬頭,年末存欄1.2萬頭;羊飼養量7.4萬隻,年末存欄7.7萬隻;牛飼養量6100頭,年末存欄7600頭;家禽飼養量3.8萬羽,上市家禽3.1萬羽,生產肉類3807.1噸,其中豬肉2285.9噸,牛肉718.2噸,羊肉803噸;禽蛋228.8噸,鮮奶5300噸;畜牧業總產值1.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7.8%,累計造林11.1萬畝,其中防護林2800畝,經濟林23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67000萬株,林木覆蓋率23.9%,活立木蓄積量58萬立方米,水果種植面積1300畝,產量195噸,主要品種有太平果、葡萄,其中太平果108噸,葡萄87噸,大型農業機械150台;農民人均純收入6800元。

商業

2011年末,東風鎮有商業網點309個,職工658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5億元,比上年增長9.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1億元,比上年增長7.4%。

金融

2011年末,東風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900萬元;人均儲蓄5000元;各項貸款餘額3100萬元。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東風鎮有46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0.54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0.22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8760小時。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東風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80人,專任教師30人;小學6所,在校生1120人,專任教師15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85人,專任教師5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71.6%,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東風鎮有衛生院2所;病床38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38張,固定資產總值136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9人,其中執業醫師11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3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8萬人次,住院手術650台次,出院病人1600人次,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8/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44.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73萬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東風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0戶,人數30人,支出11萬元,比上年增長11.2%,月人均300元,比上年增長1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86戶,人數853人,支出123.97萬元,比上年增長21%,月人均121.1元,比上年增長2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3人,支出3.9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1人,支出14.3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醫療救助6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82人次,共支出4.41萬元,比上年增長66.7%;農村臨時救濟66人次,支出2.39萬元,比上年增長0.5%。自然災害受災人口47人,緊急轉移安置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0畝,倒塌房屋4間,直接經濟損失44萬元,救災支出5.2萬元,比上年增長1.3%。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3.2萬元,比上年增長26%,社會福利費11萬元,比上年增長31%;社會福利單位1個,床位50張。

榮譽稱號

2019年7月24日,東風鎮入選中國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的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視頻

十個全覆蓋——開魯東風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