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異化 |
異化 是指在資本主義下,剩餘價值被粉飾為經營利潤,勞動成為商品,而勞動人民降低為資本家的奴隸、只會勞動的機器的過程。具體來說,異化包括勞動產品和勞動者的異化,生產過程與勞動者的異化,人類的本質與人的異化,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異化。
在翻譯理論中,異化指根據既定的語法規則按字面意思將和源語文化緊密相連的短語或句子譯成目標語。例如,將"九牛二虎之力"譯為"the strength of nine bulls and two tigers" 。異化能夠很好地保留和傳遞原文的文化內涵,使譯文具有異國情調,有利於各國文化的交流。但對於不熟悉源語及其文化的讀者來說,存在一定的理解 困難。異化和同化具有相對性,隨着各國文化交流愈來愈緊密,原先對於目標語讀者很陌生的詞句也會變得越來越普遍,即異化的程度會逐步 降低。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異化[1]
拼音 yì huà
外文名稱 catabolize
注音 ㄧˋ ㄏㄨㄚˋ
釋義 在資本主義的滾滾鐵流下,剩餘價值被粉飾為經營利潤,勞動成為商品,而勞動人民降低為資本家的奴隸、只會勞動的機器的過程
來源 拉丁文
解釋
1.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漸變得不相似或不相同。
2.馬克思主義上指:在資本主義下,剩餘價值被粉飾為經營利潤,勞動成為商品,而勞動人民降低為資本家的奴隸、只會勞動的機器的過程。
3.哲學上指:主體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分裂出自己的對立面,變為了外在的異己的力量。
4.語音學上指:連發幾個相似或相同的音,其中一個變得和其他的音不相似或不相同。
分類
1.勞動產品與勞動者的異化:勞動者在生產線上往往只能生產產品或者服務的一部分,從產品或者服務中再也看不出是哪個人生產的,資本家從生產線中榨取了工人的剩餘價值,將其粉飾為經營的利潤。
2.生產過程與勞動者的異化:工人變成了機器,只是單調重複着無意義的動作。勞動不再是自由的、創造性的,而是強制的、自我折磨的。勞動變成商品,就有了可以被資本家隨意定價的基礎。
3.人的本質與人的異化: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就是勞動,而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勞動對工人來說變成了僅僅是外在於自身的東西,體會不到身為人的主體性。
英文
1. catabolize
2. dissimilation
3. alienation
4. foreignization(翻譯上的"異化")
來源
在德國古典哲學中被提到哲學高度。黑格爾用以說明主體與客體的分裂、對立,並提出人的異化。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異化是人的生產及其產品反過來統治人的一種社會現象。其產生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終根源是社會分工固定化。在異化中,人喪失能動性,人的個性不能全面發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發展。它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達到最嚴重的程度,必將隨着私有制和階級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會分工的最終消滅而被克服。
日本哲學家廣松涉對"異化"詞源及語義變遷作了詳盡的考證:
異化(Entfremdung)這個詞,與外化(Entäußerung)這個詞一樣,源於希臘語allotriwsiz和拉丁語alienatio等表達"他者化"這一含義的德語譯詞,在中世紀的德語中即已存在,路德譯的聖經中也能看到其用例。這個詞,有人認為它的本義是成為他者,表示一種他者的存在方式之狀態。另外,同義詞apallotriouu,abalienare,有人傾向於認為其含義是將屬於自己的東西讓渡於他者,這些古典語詞也同樣被譯為enffremdem,entäußern。
在英法意國家,alienatio和abalienatio都是用相同的譯詞(alienation, aliénation, alienazione)來表現,在德語中,則存在Entfremdung,Entäußerung,Veräußerung(讓渡)這樣三個不同譯詞的情況。這三個德語詞,特別是後兩個詞,既存在着作為同義詞而使用的場合,此外,作為日常用語,Entfremdung還存在着"疏遠、不和"等、以及Entäußerung被用在"死心、放棄"等輕微含義上使用的場合。這種錯綜複雜的情況無論是在學術文獻上還是在用詞法都帶來很大的影響。無論在日語中怎樣能夠用"異化"和"外化"將之嚴格區別開來,我們都必須了解Entfremdung和Entäußerung,它們原本是同一個詞的不同譯法。
Entäußerung這個詞作為學術用語被規定下來,是通過英法的社會契約論和經濟理論中所發現的自然權利的aliénation和物品的alienation這一表現的翻譯。事實上,Entfremdung一詞作為學術用語被使用--在中世紀有梅斯特·愛克哈特(Meister Eckhart, 1260-1327)的用例(不過詞形是entfrömdekeit),洪堡特(K. W. von Humboldt, 1767-1835)也用之於在成為其遺稿的1793年的文章中--始於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1807)。黑格爾從歌德把狄德羅的《拉摩的侄子》的aliénation d'esprit(精神錯亂=精神產生瘋狂這樣一種非本來的·他者的存在狀態)譯為Entfremdung des Geistes受到啟發,這裡無法詳述。
在哲學領域最早對異化論展開論述的是費希特(J.G.Fichte, 1762-1814)。但是,他使用的是Entäußerung一詞。費希特在其處女作《對一切啟示的批判的嘗試》(1792)中,道破了被稱作神或神的理念的東西,實際上不過是我們人的"內在的東西"的"外化",這猶如是費爾巴哈的宗教批判的先聲。當時他關於《聖經》中神的受身的敘述,例如在《腓立比書》中的"耶穌本有(eu moeyh qeou)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外化(eautou ekeuwseu)為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參閱《聖經·新約》"腓立比書"2:6-7)。這樣的論述中,試圖真正將之從正面顛倒過來,從而對啟示宗教展開尖銳的批判。因此,上述引用中譯為"外化"的e ekeuwseu,在路德譯的聖經中被譯為euszern(若加上現代風格的詞綴就是äußern),後世的譯法一般是加上前綴而譯為Entäußern。費希特不過是通過使用Entäußerung一詞,顛倒了神將自己外化為人這一聖經的立論,確立了人將自己內在的東西外化為神的觀點。此後,費希特在其展開的先驗哲學中,的確使用這一外化的邏輯,論述絕對的自我通過將自己外化的方法而確立非我(客觀世界)。費希特的這種外化論,成為通過神的絕對精神(或絕對理念)的自我異化而產生出自然界的黑格爾哲學的構想和構圖的直接先驅,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