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
原文名 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出生 1896年9月24日
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
逝世 1940年12月21日
國籍 美國
職業 作家、編劇
知名作品 《了不起的蓋茨比》
《夜色溫柔》

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20世紀美國作家編劇。菲茲傑拉德不僅寫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也頻有特色。除上述兩部作品外,主要作品還有《夜色溫柔》(1934)和《末代大亨的情緣》(1941)。他的小說生動地反映了20年代"美國夢"的破滅,展示了大蕭條時期美國上層社會"荒原時代"的精神面。

人物經歷

1896年9月24日,菲茨傑拉德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一個小商人家庭。他的祖上曾經闊氣富有,傳到父母這輩已家道衰落。1913年,靠親戚的資助,他上了美國東部貴族式高等學府普林斯頓大學。但他無心學業,常常缺課考試不及格,幾乎全部精力都放在社會活動上。他設法躋身學校的文學團體,應邀參加最有名的俱樂部,擺脫了鄉音磨出一口標準的"高級"英語,極力而巧妙地抹去身世的差異。

1917年春,美國宣布參加一戰,菲茨傑拉德也參軍了,但他還未及被派上戰場,一戰就結束了。1918年末,菲茨傑拉德從軍隊退役就直奔紐約,但他僅找到一份在名不見經傳的廣告公司寫廣告詞的工作。 1919年6月,澤爾達失去耐心提出終止婚約。早年的種種經歷,造成了菲茨傑拉德一生都對金錢二字格外敏感。

1920年2月小說《人間天堂》出版,因傳達出鮮活的時代感而一炮而紅,短短几天第一版竟已售罄。各家雜誌開始爭相向他約稿。1919-1929年,菲茨傑拉德的年收入平均有25000美元,當時教師的平均年收入是1299美元。夫婦倆縱情享樂,揮金如土。這對金童玉女組合還以出格的行為頻頻登上各類小報。比如當眾跳進廣場的噴泉,又渾身濕淋淋站在桌上跳舞;因過於喧鬧被房東攆走……但夫婦倆的知名度反而大大提高。

1925年《了不起的蓋茨比》出版,最初銷量平平。但它的價值後來被發現,並奠定了菲茨傑拉德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但他的生活也從這一年開始在酒精中淪陷,更糟的是,妻子澤爾達的精神狀況也開始出現問題,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進入醫院。菲茨傑拉德文學圈的朋友大部分都認為是澤爾達毀了他,她講究排場,奢侈無度,給他帶來沉重的負擔。

1929年,美國和全世界都陷入了經濟大蕭條,屬於菲茨傑拉德的黃金時代也悄然逝去。他在1934年出版的長篇《夜色溫柔》已不負盛名。酗酒成為作家逃避生活的唯一方式,也揮霍着僅存的天才。1940年12月21日,菲茨傑拉德死於酗酒引起的心臟病突發,年僅44歲,遺留一部未竟之作《最後的大亨》

個人生活

菲茨傑拉德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母親的家族在當地也算是小有名氣的商人階層。而菲茨傑拉德的父親一生都處在經商失敗的陰影中,在菲茨傑拉德的童年時期,他們一家人曾多次因為父親的事業失敗不得不四處搬家。因此,菲茨傑拉德一家實際上是依靠他母親從娘家繼承的財富維持整個家庭生活,甚至在他父親第一次生意失敗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一家人都不得不寄居在他外祖父家中,這些經歷讓菲茨傑拉德從小就成為一個敏感的孩子。同時,家族的傳統氛圍又讓菲茨傑拉德從小能夠接觸到了各種文學藝術的薰陶。菲茨傑拉德的父親是一個風度翩翩的浪漫紳士,總是給他講南方的古老傳統和故事,這讓菲茨傑拉德從小就對美國的南方文化習俗有了一種親切感,在他早期的短篇小說中,明顯表現出了對南方文化的偏愛。而菲茨傑拉德的母親對他非常溺愛,經常帶他出入聖保羅的上流社會,這對他藝術創作的方向和情趣品位的發展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1918年7月,菲茨傑拉德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鄉村舞會上邂逅了澤爾達。澤爾達出身不凡,作為阿拉巴馬最高法院法官的小女兒,精通芭蕾、法語、詩歌,連同家人的寵溺滋生了她格外的驕傲與叛逆。菲茨傑拉德展開疾風驟雨般的追求,澤爾達終於答應了他的求婚。

澤爾達是一個才女,她對文字也有天生的敏感,對寫作一直很有興趣。菲茨傑拉德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大段大段隨意取用她的日記、書信,甚至包括她的精神病治療經歷。他說服澤爾達將她寫的短篇以自己的名字或是兩人共同署名發表,因為以他的名聲獲得稿酬會高出許多。澤爾達難以忍受自己只是作為作家妻子的身份存在。她在27歲重拾年輕時的愛好芭蕾,但年齡所限已很難有所進益。澤爾達卻開始瘋狂訓練,後期甚至每天練舞八小時,高強度超負荷的訓練於1930年首次誘發精神崩潰,她後來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菲茨傑拉德死後七年,澤爾達所在的精神病院意外失火,她被困在頂樓,活活燒死。

創作特點

縱觀菲茨傑拉德的小說,他描寫的都是當時美國青年人的精神狀態和社會生活。在他的小說中,所有的主人公都是風華正茂,正是大有作為的壯志青年,可是隨着情節的發展,這些青年充滿激情的個人奮鬥並沒能實現他們夢想中的成功和財富,他們無一不遭受到命運的捉弄,往往在經歷了殘酷而虛假的現實衝擊後,都徹底喪失了自我,最終一步步走向了毀滅的道路。

菲茨傑拉德的小說創作是一種有自傳傾向的自我體驗式寫作。他以自己的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自己的小說創作細緻地描畫自己所處的時代和社會風貌,從而真實地再現了"爵士時代。菲茨傑拉德的大部分小說都是以他自己的生活經歷為藍本,或是出於他個人對人生的情感體驗,或是包含了他自己人生經歷中的一部分。

菲茨傑拉德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表現出激烈的思想情感衝突。而這些人物的思想情感,實際上都是菲茨傑拉德個人自我意識的不同表現。通過他筆下的那些主人公,能感受到菲茨傑拉德對現實的猶豫和惋惜,對個人成功、金錢財富的追求,也能看到了他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讚美,對社會陰暗面以及人性中的邪惡的批判。他對自我、他人以及整個時代、社會的矛盾情感使他總在現實生活和自我理想的中間徘徊。對於戰後的全新的繁華時代,菲茨傑拉德力圖融入到這個社會中去,並且真實地描寫他所看到的這個新的時代和在這個新時代中人們的新的生活方式,同時通過自己的作品讓人們感受到生活中善的一面。

從小說藝術方面看,菲茨傑拉德擅長敘述故事,作品風格幽默細膩,言語流暢,結構嚴謹,尤其是人物對話寫的自然逼真,富有個性。菲茨傑拉德為確認和超越浪漫主義所進行的探索是美國文學有代表性的動力,這使他成為一位關鍵性的文學人物。反映在菲茨傑拉德身上的失敗仍然透着悲哀。它構成他的長短篇小說的悲劇核心。

在菲茨傑拉德的小說中,他慣常使用的即是"雙重敘事視角"的敘事方式。這裡的"雙重敘事視角",是指小說中的全知敘述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兩種不同的敘事視角。人物的敘事視角多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敘述故事情節的發展;而全知視角則傳達着菲茨傑拉德自己的聲音。

人物評價

既然菲茨傑拉德能夠寫出一本像《了不起的蓋茨比》[1] 這樣好的書,我相信他一定能夠寫出更好的書。 (美國作家海明威評)

雖然有着許多明顯的缺點和錯誤,但是從某些方面看,菲茨傑拉德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 (菲茨傑拉德評傳的作者、美國學者阿·密茲納評)

菲茨傑拉德的作品把親密和疏遠結合在一起:他似乎同時既站在20世紀20年代之中,又站在20年代之外;但是在寫接踵而來的那段時期時,卻沒有人能同樣地把這兩種品質結合在一起。 (美國評論家馬爾科姆·考利評)

菲茨傑拉德是他那一代人的歷史學家,並且長時間作為那個時代最突出的代表。 (美國評論家卡津評)

菲茨傑拉德的小說是從他的靈魂深處流出來的,儘管他的作品只是顯露出他自己,可是他寫得如此卓越,以致他顯露出來的是人性的百態。 (美國文學批評家查爾斯·顯恩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