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弗萊明環形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弗萊明環形山

阿波羅16號
測繪相機拍攝的斜視圖
圖片來自百科故事
緯度    14.91°N

經度    109.28°E

月面座標  日出時252°

命名來源  亞歷山大·弗萊明

弗萊明環形山(Fleming)是位於月球背面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擊坑,約形成於39.2-38.5億年前的酒海紀,其名稱取自十九世紀蘇格蘭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1881年-1955年)和女天文學家威廉敏娜·佩頓·史蒂文斯·弗萊明(1857年-1911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弗萊明環形山的周邊
圖片來自百科故事

概述

弗萊明環形山(Fleming)該隕坑西南偏西靠近赫茲環形山、東北毗鄰張衡環形山、羅巴切夫斯基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南偏南,而西南偏南則坐落了花拉子密環形山。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14°55′N 109°17′E / 14.91°N 109.28°E,直徑126.37公里,深度約2.925公里。

弗萊明環形山外觀不太圓整,因存續時間長而明顯損毀,環低矮的坑壁覆蓋了眾多大小不同的隕石坑,其中最突出的是位於南側坑壁上的衛星坑"弗萊明 N",而更低的東側壁上則橫跨了另一座稍小的撞擊坑。弗萊明環形山低緩的內側壁顯示有階地狀結構殘跡,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1630米,內部容積約有17036.27立方千米。碗狀的坑底相對平坦,表面散布有一些細小的撞擊坑、廢墟坑殘壁以及一些小山丘,中心點附近延伸着一道南北走向的短山脊,山脊東南面緊挨着一座醒目的碗狀坑。

在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前,該環形山曾被稱作"第203號隕石坑"。 [1]

參考文獻

  1. 弗萊明環形山,百科故事,20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