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伯偉 | |
---|---|
南京大學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 | |
出生 | 1959年1月 |
國籍 | 中國 |
母校 | 南京大學 |
職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禪與詩學》、《鍾嶸詩品研究》等 |
張伯偉,男,博士,1959年1月生,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兼任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特聘教授、南京大學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2]、韓國東方詩話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江蘇省比較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中國詩學和域外漢籍研究。
2016年10月獲第十屆"臥龍學術獎"[3]。
目錄
個人經歷
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士(1982)、文學碩士(1984)、文學博士(1989)。歷任南京大學中文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外國人研究員(1992),韓國國際交流財團特邀研究員(1997),日本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客座教授(2000-2001),韓國外國語大學校中文系客座教授(2003-2004),台灣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2007-2008),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2008?2009),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2011)。
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特聘教授、南京大學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高層次學科帶頭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2-2014) 。
研究方向
張伯偉教授目前主要從事中國詩學和域外漢籍研究。
講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
中國文學史
古代文學名著導讀
國際漢學
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古代文論選讀
研究生課程
中國文化史專題(已講過《漢書藝文志》研究、禪宗語錄研究等)
古代文論專題(已講過鍾嶸《詩品》、禪學與詩學、古代文學批評方法 、詩格研究等)
中國詩學研究
學術成果
出版著作
1.《禪與詩學》
本書討論禪與詩學的關係,由理論篇和創作篇構成。理論篇分別為《佛學與晚唐五代詩格》、《禪學與詩話》、《禪學與宋代論詩詩》、《禪宗思維方式與意象批評》;創作篇為《玄言詩與佛教》、《山水詩與佛教》、《宮體詩與佛教》、《寒山詩與禪宗》。全書資料翔實而豐贍,結論新穎而可靠。1992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版,1995年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版。
2.《鍾嶸詩品研究》
全書由考論篇、資料篇和附錄三部分構成。考論篇分八章,即家世與生平、《詩品》總案、思想基礎、理論淵源、批評方法、"興"義發微、詩派略說、歷代《詩品》學;資料篇為《詩品》集評;附錄由四篇相關論文構成。1993年南京大學出版社版,1999年南京大學出版社修訂再版。
3.《全唐五代詩格校考》
本書是對唐五代詩格文獻的全面清理。代前言《詩格論》對詩格文獻的歷史及價值作總體論述;正文從散見於中外典籍中鈎輯出唐五代詩格二十八種,每種下均冠以解題,對該文獻的歷代著錄,時代、作者及真偽,校勘依據等作出考訂及說明;附錄四種,有與詩格性質相近的文獻及《存目考》。1996年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4.《臨濟錄》
張伯偉 |
該書是對記載禪宗臨濟宗開創者義玄禪師言行的語錄--《臨濟錄》的現代注釋和翻譯。全書由題解、經典釋譯、源流、解說及附錄構成。1997年台灣佛光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5.《中華文化通志·詩詞曲志》
全書由上下兩編構成。上編為詩歌志,從詩字原始觀念的形成、《詩經》和《楚辭》,論述的少數民族詩人和域外漢詩,在最廣泛的範圍中展示了中國詩學在技巧上、題材上、語言上和審美趣味上的變化;下編為詞曲志,全面考察了從詩到詞、從詞到曲的轉折,並且比較了詩詞曲在形式、內容和風格上的異同。最後,綜合詩詞曲中白話因素的不斷增強,指出新詩在整體上取代舊詩的歷史必然。199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6.《中國詩學研究》
本書是一部詩學論文集,分四輯,即詩學文獻學、詩歌史、詩論史、域外漢詩學。篇末以《我與中國詩學研究》為代後記。1999年遼瀋出版社版。
7.《程千帆詩論選集》(編)
本書從作者四十年學術論文中選取十五篇,着重於研究方法的示範。編後記中結合所選論文對作者的研究方法分析總結,不僅有繡成的鴛鴦,更有度人的金針。1990年山西人民出版社版。
8.《中國詩學》(主編)
這是國內唯一的詩學研究叢刊,自1991年以來,已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五輯。常設欄目有:詩學文獻學、詩學理論、詩歌史、比較詩學以及有關詩學熱點問題的筆談。
研究課題
1、"九至十八世紀域外中國文學研究之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2、域外漢籍研究系列 初步計劃有《朝鮮時代書目題跋叢刊》、《韓國歷代辭賦匯編》、《日本漢詩文評匯編》等。
3、"域外漢文中國文學研究資料的整理與研究",全國高等學校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委員會項目(2005年)。
科研項目
《中華大典·文學典·文學理論分典》
國務院批准立項項目,此項目是建國以來最大型的文獻整理工程--《中華大典》的一部分,擬將歷代文學理論以現代科學方式整理編輯,預計字數500萬。
域外漢詩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
國家教育部高校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委員會項目,擬對日本、韓國、越南的歷代詩學文獻作整理和研究。
韓國漢籍中的中國文學評論資料匯編
國家教育部高校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委員會項目。
域外漢籍研究系列
初步計劃有《韓國歷代辭賦匯編》、《越南漢籍文獻解題》、《中韓關係史料叢刊》。
發表論文
2005年
《二十六種朝鮮時代漢籍書目解題》(下) 載《文獻》2005年第一期
《華西先生說孟子"浩然章"義平議》 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一輯 中華書局2005年5月版
《翁方綱致金正喜書釋文並跋》(署名二庵) 同上
《〈文鏡秘府論〉與中日漢詩學》 載《中國詩學》第十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9月版
《朝鮮時代目錄學新探》 載《中國學術》第十九、二十合輯 2005年9月版
2006年
《域外漢籍研究答客問》 載《南京大學學報》2006年第一期
《域外漢籍研究--一個嶄新的學術領域》 載《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二期(此文轉載於《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4.及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6.9.)
《清代詩話東傳略論稿》 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二輯 中華書局2006年5月版
張伯偉 |
《論唐代的規範詩學》 載《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四期
《佛經科判與初唐文學理論》 載《現代性視野中的文學理論》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版
2007年
《再論騎驢與騎牛--漢文化圈文人觀念比較一例》 載《清華大學學報》2007年第一期
Buddhist kepan and literary theory of the early Tang Dynasty,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Volume 1 Number 1, 2007
《李鈺〈百家詩話抄〉小考》 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三輯 中華書局2007年5月版
《漢文學東傳研究法舉例》 載《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學刊》2007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年12月版
2008年
《漢文學史上的1764年》 載《文學遺產》2008年第一期
《論唐代的詩學暢銷書》 載《周勛初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 中華書局2008年4月版
《近年の中國古典文學研究に關する一見解》 載日本京都大學《中國文學報》第七十五冊 2008年4月
《廓門貫徹〈注石門文字禪〉譾論》 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四輯 中華書局2008年6月版
《抒情詩詮釋的多元性問題--以杜甫〈江村〉的歷代詮釋為例》 載台灣《政大中文學報》第十期 2008年12月
2009年
《中國文學批評的抒情性傳統》 載《文學評論》2009年第一期
《廓門貫徹'注石門文字禪'淺論》 載《東アジア文化交流と經典詮釋》,關西大學アジア文化交流研究センタ-,2009年3月
《陶淵明的文學史地位新論》 載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第十五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9月版
《中國古典學研究的新材料·新視野·新方法》 載《典範轉移:學科的互動與整合》,台灣中央大學文學院,2009年9月版
《作為方法的漢文化圈》 載《中國文化》2009年秋季號
《從朝鮮書目看漢籍交流》 載《書籍之路與文化交流》,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2010年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oetry Writing in the Tang Dynasty ,載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Vol.4 No.1,March 2010 (2010年第一期), Higher Education Press & Springer
《東亞文化意象的形成與變遷--以文學與繪畫中的騎驢與騎牛為例》 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六輯,中華書局,2010年5月版
獲獎情況
1986.5.獲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屆新星科學獎
1986.7.獲南京大學中文系黃侃青年教師一等獎
1989.9.獲南京大學中文系黃侃青年教師一等獎
1994.7.《鍾嶸詩品研究》獲江蘇省第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995.5.獲南京大學青年教師學術研究獎
1995.12.《程千帆詩論選集》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4]
1996.5.獲南京大學青年教師學術研究獎
視頻
張伯偉:「意法論」中國文學研究再出發的起點 2022年1月25日發布
參考來源
- ↑ 張伯偉:希望鳳凰集團為中國文化的今天和未來奠定好文獻基礎 ,澎湃網, 2020-10-23
- ↑ 張伯偉 教授 ,南京大學, 2010-05-17
- ↑ 文學院張伯偉教授榮獲第十屆「臥龍學術獎」 ,南京大學, 2018-05-11
- ↑ 南京大學文學院導師教師師資介紹簡介-張伯偉 ,南京大學,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