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伯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伯簡

中文名: 張伯簡

別 名: 紅鴻、洪鴻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白族

出生日期: 1898年

逝世日期: 1926年

出生地: 大理州劍川金華橋頭街人

代表作品: 雞足山遊記

字: 稚青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介紹

張伯簡(1898-1926),白族第一代共產黨員。名庚喜,別名紅鴻、洪鴻,字稚青,劍川金華橋頭街人。伯簡受父親教誨,學習刻苦自勵,在大理省立第二中學時,語文成績最優,今存《雞足山遊記》,即當時的作文。伯簡還以書法見長,劍川縣文化館尚存其行書杜甫《秋興》直幅四屏。[1] 張伯簡(1898-1926年)是白族第一代共產黨員。五四運動爆發後,他遠渡重洋到了巴黎,在此期間,學習馬克思主義,堅定了走「十月革命」道路的信念,徹底拋棄了工讀主義不切實際的幻想。1921年冬,他加入了共產黨。年末,張伯簡積極參加建立共產主義組織的活動,他和在德國的中共黨員周恩來、蕭子璋、張申府、劉清揚等聯名寫信給在法國的趙世炎,力促組建「全歐大組織」(即青年團)。此時的張伯簡已具有明確而堅定的革命理想,且是在組織領導下進行革命宣傳活動,跟以往的宣傳活動有着本質的不同。

說明

  張伯簡,1898年生於雲南省劍川縣,白族,早年曾入滇軍。1919年,為追求真理辭去滇軍中的軍需官職務,赴法國勤工儉學。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張伯簡參加了由趙世炎、李立三等人組織的「勞動協會」的活動和法、德兩國工人運動,在鬥爭實踐中逐漸接受了馬克思主義。1921年冬在德國柏林加入共產黨。 1922年,他與周恩來、趙世炎等人在巴黎共同創建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被選為組織委員。他身在異域,卻時刻關心家鄉的革命,寫信給雲南學聯,鼓勵青年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同年秋,張伯簡進入莫斯科東方大學,系統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同時對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解和研究,成長為一個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又有實際鬥爭經驗的馬克思主義者。 1924年,張伯簡回國後在上海和京漢鐵路從事革命活動,繼而從事黨的宣傳工作,任中共中央出版部首任書記,負責過黨刊《嚮導》和《中國青年》的編輯發行工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貢獻。 1925年1月,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張伯簡被選為團中央候補委員,代理團中央農工部主任。1925年秋奉調廣州,擔任中共廣東區執行委員會委員、軍委書記等領導工作。 在艱苦的革命鬥爭中,張伯簡還努力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翻譯介紹馬克思主義學說。他編纂的《社會進化簡史》一書,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是我國較早用歷史唯物主義原理闡述人類社會發展史的理論著作,在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宣傳中起了重要作用。1926年毛澤東在廣州舉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時,該書被列為學生的課外讀物。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曾將此書作為學習唯物史觀和社會發展史的書目予以推薦。 1926年8月,張伯簡參加省港大罷工,領導群眾開展鬥爭,因積勞成疾,不幸在廣州病逝,年僅28歲。  

參考來源

  1. [1],新浪網 , 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