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可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可雲
出生 1964年
湖南臨湘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授
知名於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知名作品區域經濟學原理
區域經濟衝突與合作研究--個區域經濟關係的基本理論分析框架及其在中國的應用
區域經濟政策--理論基礎與歐盟國家實踐

張可雲[1] 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可云:第三產業是大廠未來發展重點[2]

主要研究方向

區域經濟政策、區域經濟合作與衝突、區域發展與規劃、區域經濟理論等。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區域政策的制定、實施、評價,區域管理的制度基礎,區域經濟關係協調,生態文明與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

社會兼職

國家規劃專家委員會(前身為國家"十一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開發銀行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行政區劃與區域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行政區劃與地名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常務理事等;龍巖市、安慶市等地人民政府顧問;國家行政學院、湖南大學、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湖南理工學院、浙江師範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

獲得的主要學術獎勵

《站在學科前沿,深化教學改革,構築區域經濟學人才培養示範性體系》,獲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度優秀教

學成果一等獎和北京市2004年度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區域經濟衝突與合作研究--個區域經濟關係的基本理論分析框架及其在中國的應用》,2004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區域經濟政策--理論基礎與歐盟國家實踐》,2002年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區域經濟學原理》,2001年"五個一工程"獎;《衝突與協調─現代商品農業中的資源環境問題》, 199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青藏高原產業布局》, 1998年中央統戰部第一屆統戰系統優秀圖書獎;《中國生產力總體布局研究》, 1997年北京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區域經濟學》,1991年北京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

主要開設課程

區域經濟學主文獻研讀(區域經濟學專業博士生必修課)、區域發展與城鄉規劃研究(區域經濟學專業博士生必修課)、區域經濟政策(區域經濟學專業碩士生必修課)、西方產業布局學理論(全校選修課)。

主要科研項目與課題

"北京市行政區劃問題研究"(北京市民政局課題,2013年)"西藏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研究"(西藏自治區發改委委託重大課題,2012年)、"滁州市發展戰略研究" (滁州市政府委託課題,2010年)"生態文明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2009年)、長沙市"十二五"時期發展戰略定位與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研究(長沙市政府委託課題,2009)、"區域規劃編制辦法研究"(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課題2005年)、"統籌區域發展的戰略要求與政策研究"(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課題2004年)、"中關村科技園區'十一五'空間規劃研究",(中關村管委會課題2006年)、"評估現代國際城市--指標體系及其應用研究",(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課題2005年)、"天津濱海新區發展戰略對北京的影響"(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課題2005年)、"北京市行政區劃調整規劃研究"(首都規劃委員會課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子課題之一,2004年)等30多項。

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著作:《區域經濟政策》(商務印書館,2005年)、《區域大戰與區域經濟關係》(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1年)、《區域經濟政策--理論基礎與歐盟國家實踐》(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年)、《統籌區域發展的戰略問題與政策研究》(中國市場出版社2007年)和《青藏高原產業布局》(中國藏學出版社,1997年)等10餘部。

主要論文

1. Environment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Letters in Spatial and Resource Sciences,(2014) 7:9–21。

2. 區域科學的興衰、新經濟地理學爭論與區域經濟學的未來方向,《經濟學動態》,2013年第2期。

3. 生態文明的な地域経済協調発展戦略―その背景、內容及び政策動向,ERINA REPORT,No. 109。

4. The Background, Intent and Prospects concerning China's Frequent Formul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s,ERINA REPORT,2012 No. 103。

5. 國外低碳經濟理論爭議和政策選擇比較,《經濟學動態》,2011年第1期。

6. 中部地區經濟"V"型反轉的可持續性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7. 基於改進生態足跡模型的中國31 個省級區域生態承載力實證研究,《地理科學》,2011年第9期。

8. 2010年上半期における中國東北三省の経済動向分析,《ERINA REPORT》,2010年第96期。

9. 中國環境規制強度省際競爭形態及其演變,《管理世界》,2010年第12期。

10. 區域經濟周期研究新進展,《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5期。

11. 非對稱外部性、EKC和環境保護區域合作--對我國流域內部區域環境保護合作的經濟學分析,《南開經濟研究》,2009年第3期。

12. 從特區到實驗區:中國特殊區域戰略措施的演進與方向,《開放導報》,2008年第6期。

13. 主體功能區的操作問題與解決辦法,《中國發展觀察》2007年第3期。

14. 完善區域管理 促進協調發展,《人民日報》,2006年2月25日。

15. 統籌中國區域發展問題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04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4年第7期轉載)。

16. 英國皇家經濟學會與經濟學職業的發展,《經濟學動態》,2001年第5期。

17. 中國區域經濟運行問題研究, 《經濟研究》, 1992年第6期。

18. 空間經濟學新論,《開發研究》,1992年第2期。

19. Analyzing the Policies of Developing the Western Region in China, in Frontier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eds. Marc Holzer, Mengzhong Zhang and Keyong Dong), Washington DC: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6,pp.248-260.

主要學術作品

1.《區域經濟政策》,商務印書館,2005

2.《中國區域經濟問題》(參與),商務印書館,2004

3.《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2004--重要戰略機遇期的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紀寶成、楊瑞龍主編,參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區域經濟理論》(合著),商務印書館,2003

5.《區域大戰與區域經濟關係》,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1

6.《區域經濟政策--理論基礎與歐盟國家實踐》,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7. 認識區域經濟合作的必然性,《經濟日報》,2006年5月26日

8.完善區域管理 促進協調發展,《人民日報》,2006年2月25日

9.政府調控社會經濟發展的轉折點--透視「十一五」規劃可能帶來的主要變化」,《中國經濟社會論壇》,2006年第2期

10.區域政策項目評價的基本問題與分析框架,《地域研究與開發》,2006年第1期

11.中國地方經濟發展政策:演變、現狀與未來,《地方政府與地方財政建設》(世界銀行主編),中信出版社,2005年6月,第466-504頁

12.警惕區域經濟衝突,《江蘇經濟報》,2005年12月28日

13.中國區域經濟熱點問題形成的原因和未來趨勢,《區域經濟論叢㈠》,白永秀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40-151頁

14.區域合作:青海經濟飛躍新路線,《科技與企業》,2005年第1期

15.「合縱連橫」謀崛起--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態勢,《半月談》,2005年第4期

16.中國能源問題與區域利益不協調,《科學時報》,2005年3月14日

17.用區域的方法打造民族品牌,《中國名牌》,2005年第4期

18.企業主導型合作逢發展良機,《中國企業報》,2005年4月22日

19.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區域分工與合作問題探討,《城市經濟、區域經濟》(人大複印資料轉載),2005年第3期

20.北京新城規劃的實施思路和體制保障(合作),《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21.地方經濟發展中的品牌成長軌跡,《中國名牌》,2005年第5期

22.區域經濟:新的熱點問題及其原因與趨勢,《遠東中文經貿評論》(新加坡),2005 年第2 期

23.統籌中國區域發展問題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4年第1期

24.關於我國未來規劃體系的改進問題思考,《天府新論》,2004年第1期

25.推動企業主導型區域合作模式,《經濟日報》,2004年12月20日

26.環京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問題探討,《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27.統籌中國區域發展問題研究,《新華文摘》(轉載),2004年第7期

28.中國重要的區域問題與統籌區域發展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29.關於我國未來規劃體系的改進問題思考,《複印報刊資料-國民經濟管理》(轉載),2004年第3期

30.再造西部地區投資軟環境,《蘭州商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31.京津冀都市圈合作思路與政府作用重點研究,《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4年第4期

32.行政區劃與城市總體規劃,《北京規劃建設》,2004年第4期

33.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區域分工與合作問題探討,《經濟經緯》,2004年第6期

34.京津冀都市圈合作思路與政府作用重點研究,《複印報刊資料-地理》(轉載),2004年第6期

35.北京市未來房地產需求趨勢分析,《城市開發》,2003年第2期

36.北京城區發展差距問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37.中部六省怎樣走出尷尬,《中國經濟周刊》,2003年,第11期

38.西部地區投資的區際比較及其軟環境分析,《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39.統籌區域經濟發展幾點建議,《問題與思路》,2003年第23期

40.預防新一輪區域經濟衝突,《戰略與管理》,2002年第2期

41.預防新一輪區域經濟衝突,《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2002年第4期

42.北京市房地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上),《首都經濟》,2002年第6期

43.北京市房地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下),《首都經濟》,2002年第7期

44.區域間技術和創新傳播的理論分析與政策思考,《地域研究與開發》,2002年第4期

45.預防蕭條病與北京市功能重構,《城建工作研究》,2002年,總第128期

46.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基本取向辨析,《首都經濟》,2001年第2期

47.警惕第三輪區域大戰爆發,《中國信息報》,2001年4月9日

48.英國皇家經濟學會與經濟學職業的發展,《經濟學動態》,2001年第5期

49.北京市「十五」期間的結構調整重點的政策支持,《首都經濟》,2001年第6期

50.西部中心城市功能極化與外溢效應完善問題,《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51.我國區域管理缺些什麼,《中國信息報》,2001年5月7日

52.聯動解決各類區域病--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基本取向,《西部開發論》,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53.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基本取向辨析,《首都經濟》,2001年第2期

54.警惕第三輪區域大戰爆發,《中國信息報》,2001年4月9日

55.區域分工與區域貿易保護的理論分析,《理論研究》,2000年第5期

56.中國農業如何應對WTO挑戰(合作),《學術研究》,2000年第1期

主持或參與的主要科研項目(2000-2006年)

1.「區域規劃編制辦法研究」,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課題,2005年9月~2006年3月,主持,進行中

2.「中關村科技園區『十一五』空間規劃研究」,中關村管委會課題,2006年3~7月,主持,進行中

3.「區域合作商機研究」,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課題,2006年4~12月,主持,進行中

4.「和諧社會經濟利益論--理論框架的構建與創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006年1月~2007年12月,參與,進行中

5.「邯鄲經濟開發區發展戰略研究」,邯鄲市政府委託課題,2006年1~6月,主持,進行中

6.「統籌區域發展的戰略要求與政策研究」,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課題,2004年12月~2005年12月,主持,已完成

7.「評估現代國際城市--指標體系及其應用研究」,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課題,2005年6~8月,主持,已完成

8.「河南長垣縣發展戰略研究」,長垣縣政府課題, 2005年1~8月,主持,已完成

9.「天津濱海新區發展戰略對北京的影響」,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課題,2005年10~12月,主持,已完成

10.「關於帶動北京周邊地區發展的問題研究」,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課題,2005年10~12月,主持,已完成

11.「青藏鐵路效應評價」(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西部開發政策與重大工程項目區域效應評估」子課題),2003~2005年,主持,已完成

12.「北京市行政區劃調整」,北京市民政局課題,2004年2~2005年,主持,已完成

13.「北京市行政區劃調整規劃研究」,首都規劃委員會課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子課題之一),2004年5~12月,主持,已完成

14.「國外行政區劃理論與實踐」,北京市政府課題,2004年7~9月,主持,已完成

15.「國內外土地開發整理文獻庫」,國土資源部課題,2004年9~10月,主持,已完成

16.「中國區域經濟合作與衝突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批准號:02BJL055),2002年5月~2004年12月,主持,已完成

17. 「首都經濟與第三產業發展研究」,北京市社科聯課題,2002年,主持之一,已完成

18.「西部地區投資軟環境問題研究」,國務院西部開發辦課題,2001年月12月-2002年6月,主持之一,已完成

19.「北京市房地產業發展研究」,北京市政府課題,2001年,主持,已完成

20.「西部地區中心城市發展格局的綜合研究」,國務院西部開發辦,2001年,主持之一,已完成

21.「北京市大興縣發展戰略研究」,大興縣政府,1999年3月-2000年3月,分課題主持,已完成

22.「福建省明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研究」,明溪縣委縣政府,1999年7月-2000年10月,主持,已完成

23.「湖南省岳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研究」,岳陽市政府,2000年4-10月,主持,已完成

24.「青海省大通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研究」,大通縣政府,2000年3-10月,主持,已完成

25.「河北省東光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研究」,東光縣政府,2000年8-11月,主持之一,已完成

主要獲獎項目(2000-2004年)

1. 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區域經濟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建設》,2004

2. 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區域經濟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建設》,2004

3. 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區域經濟理論》,2004

4. 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區域經濟衝突與合作研究--一個區域經濟關係的基本理論分析框架及其在中國的應用》,2004

5. 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區域經濟衝突與合作研究--一個區域經濟關係的基本理論分析框架及其在中國的應用》,2003

6. 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區域經濟政策--理論基礎與歐盟國家實踐》,2002

7.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獎,二等獎,《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我國農業發展對策研究》,2000

8. 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著作獎,《青藏高原產業布局》,2000

教育背景與社會學術兼職

湖南臨湘人,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區域規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十一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顧問,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客座教授、湖南理工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行政區劃與地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區域經濟技術合作研究中心副秘書長等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