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守常 | |
---|---|
張守常 | |
出生 |
1921年12月25日 山東高唐 |
逝世 | 2012年4月6日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授 |
知名作品 | 《中國通史參考資料·近代部分》《太平天國北伐史》 |
張守常 (1921年12月25日 - 2012年4月6日), 出生於山東高唐,1940年入京求學,先後就讀於北京山東中學和北京大學,在北大就讀的第二年即從英文系轉入歷史系。
生平簡介
張守常先生1921年12月25日出生於山東高唐,1940年入京求學,先後就讀於北京山東中學和北京大學[1] ,在北大就讀的第二年即從英文系轉入歷史系。張先生求學時即兼教職,畢業後一直從事教育事業。1953年調入北
京師範大學歷史系,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張先生在北京師範大學長達60餘年的教學崗位上[2] ,先後從事歷史教學法、中國近代史和中國近代史料學的教學與研究,為北京師範大學近代史學科、歷史教學法學科的
建設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張先生為人忠厚,治學嚴謹,學養深厚,誨人不倦,成績卓著,桃李滿園,是國內著名的近代史專家之一。其主要著作有《太平天國北伐史》、《中國農民與近代革命》、《中國近世謠
諺》、《拂曉集》等。
他是《中國通史參考資料·近代部分》的編纂者,也是中華書局版《中國近代史》的主要作者[3] 。特別是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北洋軍閥》[4] 尚未問世的情況下,憑藉對中國近代史料的宏富掌握和深刻理解,他獨
自承擔了北洋軍閥統治階段的撰寫工作,形成了有關北洋軍閥統治研究的重要成果。教材出版後受到史學界廣泛好評,多次再版發行。
家世背景
尹集大戶人家對教育十分重視,當地還有一位考入北大學有所成的是張守常先生,他是當今 中國近代史學領域的著名學者。張守常1922年出生於尹集北劉湊莊(今 尹集鎮 後劉莊),少時聰穎好學,多才多藝,初中階段就
於濟南( 濟南中學)、高唐( 高唐一中前13級)兩地。1941年去北京讀高中,1944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英文系,後轉入歷史系。1948年畢業後在 北大圖書館專修學習二年。北大六年薰陶為張守常日後的學術成就和
他的民主、 民族革命意識產生了積極影響。1948年他加入了地下黨領導的「人民教育工作者聯盟」,這期間,他為革命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啟發誘導青年人認清形勢,明辨是非,走向革命。1956年他加入 中國民主促進
會,1987年加入 中國共產黨。
張守常在濟南中學(今濟南一中)念初中時就發表了散文《秋天來到的時候》,以後不時有話劇、小說(連載)、詩歌、論文等屢見報刊。北平淪陷後,他以民族大義為重,不做漢奸事,不在敵偽報刊上發表文章。
北平解放前夕,他又多以文藝(如戲劇、詩歌、散文等)形式抨擊時弊,揭露黑暗腐敗。這些文章多收到2000年出版的《拂曉集》中。1953年起即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他最早的專著是《中國近代史綱要》,最大部頭的書是《太平天國史資料選編》,包括少數與他人的合著,他的文集約有15部之多,其他散論不下百篇。總計已發表的文字約在千萬言以上,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關於太平天國史研究的獨到成果,對太平天國北伐史的研
究更是獨樹一幟。他每有著作出版面世,常常贈予家鄉人。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回家鄉作報告、辦書畫展,他的手跡縣人頗多。除了在北師大教課帶研究生外,他還常常應邀赴外地講學、參加學術研討會等。某次一個全國性史學會議在山東召開,張守常教授是這個學會的理事,於是他帶了縣裡的一位同志參加,目的就是讓這位同志親聆專家學者教誨,開眼界、長見識、增才幹,可見他為家鄉人才的培養真是煞費苦心。
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民主促進會終身榮譽會員,我國著名教育家、歷史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守常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4月6日上午8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1]。
視頻
參考資料
- ↑ 先後就讀於北京山東中學和北京大學,搜狗,
- ↑ 張先生在北京師範大學長達60餘年的教學崗位上,博雅人物網,
- ↑ 中華書局版《中國近代史》的主要作者,鳳凰網, 2012-4-13
- ↑ 特別是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北洋軍閥》,鳳凰網資訊頻道, 201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