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寶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首領之一,張角的二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寶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首領之一,張角的二弟)張寶(?-184年),鉅鹿(治今河北平鄉)人,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首領之一,張角的弟弟,張梁的哥哥。中平元年(184)隨兄張角起義,號稱「地公將軍」。後來張寶在曲陽(今河北晉州)被皇甫嵩、郭典擊敗,被殺。

文學形象

羅貫中《三國演義》

張寶,張角之弟,張梁之兄,同兄弟一起發動黃巾起義,與張梁圍困皇甫嵩、朱儁,遭二人火攻敗北。在逃亡中又遇上前來支援二人的曹操,死戰得脫。 於陽城與朱儁軍對抗。後劉備兄弟率軍前來,幫助朱儁與張寶交戰,張寶派副將高升出戰,被張飛殺死。張寶使用妖術,一度獲勝,但不久就被劉備用黑狗血破解,張寶被劉備射傷,逃入陽城堅守。朱儁等加緊圍攻,張寶的部下嚴政刺殺了張寶,獻首投降。

吉川英治《三國》 日本吉川英治《三國》中,張寶在鐵門峽與劉備作戰,利用狂風稱為妖術恐嚇敵軍,被劉備識破,繞道抓懸崖,突襲並用箭射死張寶。[1]

人物生平

張寶,漢末農民起義首領,張角之弟,張梁之兄,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同兄弟一起發動黃巾起義 。 熹平年間,張角創太平道,寶與角同在河北一帶傳教,秘密進行組織工作。中平元年(184),發動黃巾起義,號稱「地公將軍」,鎮守下曲陽。漢朝將領董卓進攻張寶,因不聽鉅鹿太守郭典之計而失敗。 張梁戰敗犧牲,寶率軍在下曲陽繼續抗擊皇甫嵩, 郭典自己成日攻城,使得張寶不敢出城。同年十一月張寶於下曲陽縣(今河北晉州)遭到左中郎將皇甫嵩、鉅鹿太守郭典的圍攻,兵敗被斬,全軍十餘萬人亦壯烈犧牲 (見下曲陽之戰)。 [2]

演義簡介

張角之弟,張梁之兄,同兄弟一起發動黃巾起義,於陽城與朱俊軍對抗。後劉備兄弟率軍前來,幫助朱俊與張寶交戰,張寶使用妖術,一度獲勝,但不久就被破解,張寶被劉備射傷,逃入陽城堅守。朱儁等加緊圍攻,張寶的部下嚴政刺殺了張寶,獻首投降。

涉及章節:共3回

涉及年代:共1年

歷史年表

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張角發動黃巾起義,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兄弟三人分頭率兵攻占州郡,州府官吏多望風而逃。旬月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同年三月,東漢朝廷出於黃巾起義的壓力,赦免了因「黨錮之禍」被收押流放的黨人,同時調集精兵,任盧植為北中郎將,征討張角,又任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俊為右中郎將,征討潁川黃巾軍。

同年十月,皇甫嵩在廣宗大破張梁軍,斬殺張梁,獲首三萬級,赴河死者五萬餘人,黃巾軍主力被擊破。張角病死,被剖棺戮屍,傳首京師。

同年十一月,皇甫嵩在曲陽大破張寶軍,斬殺張寶,斬獲十餘萬人,黃巾軍主力基本被剿滅。 僅半年多的時間,張角直接領導的黃巾起義軍就被鎮壓下去了,但其極大動搖了東漢政府的統治,自黃巾之後各地紛紛出現農民起義,如黑山、白波、黃龍、左校、牛角、五鹿、羝根、苦蝤、劉石、平漢大洪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雲飛燕白爵楊鳳、於毒等,多者二三萬,少者數千,朝廷忙於應付起義,增大了各地政府的權限,造成內輕外重的局面,最終導致東漢滅亡。 以上資料取材於《三國志》、《後漢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