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家口市檔案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張家口市檔案館成立於1959年,是國家地方綜合性檔案館。1999年晉升為河北省一級檔案館[1]。是張家口市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了滿足社會各界利用檔案資料的需求,該館編制了多種檢索工具,並初步實現了館藏檔案資料的微機檢索。

機構發展

2002年12月,「張家口市 現行文件查閱服務中心」在該館建立並對外開放,進一步豐富了對外服務功能。張家口市檔案館、檔案局合署辦公,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日常工作由檔案管理科承擔。負責接收市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到期檔案進館;館藏檔案資料的科學管理、接待利用;檔案保護技術的標準化和現代化的研究;徵集散存在社會其它組織和個人的與張家口有關的珍貴檔案資料進館;徵集重要專題檔案、珍貴檔案進館,對館藏檔案進行編研、出版、公布,做好檔案信息上網、計算機日常管理及系統程序研究應用、維護,確保國家檔案的機密安全。

2014年 檔案館新建工程,新館建築面積增加到11000平方米,達到了國標市級一類館的標準。

館藏檔案

館藏檔案資料21萬餘卷(冊),其中檔案18萬餘卷。檔案的起止時間是1931-2002年。館藏檔案按時間劃分為:革命歷史檔案、舊政權檔案和建國後檔案。按檔案種類劃分為:文書檔案、科技檔案、專門檔案、聲像檔案等。資料種類有報刊、圖書、工具書[2]等,其中較為珍貴的檔案資料是國民黨察哈爾省政府、「蒙疆聯合自治政府」、晉察冀邊區等時期形成的檔案資料。該館絕大多數檔案資料是新中國成立後市直黨政機關和市屬企、事業單位形成的文書、聲像等各類檔案。館藏檔案的基本情況是:

革命歷史檔案

主要包括原平北地委、晉察冀邊區、北嶽區黨委、行署、冀熱察區黨委和其所屬各縣1938-1949年期間,黨領導武裝鬥爭和政權建設形成的文件材料,以及張家口市第一次解放後(1945-1946年)形成的文件材料。

舊政權檔案

主要內容有:1937年以前國民黨時期的冀察行政委員會,察哈爾張家口商會的文件材料;1937-1948年期間,國民黨察哈爾省黨部、政府、張家口市政府、張垣市黨部、張垣綏靖公署以及察哈爾省警察局、保安司令部等單位和所屬各縣國民黨黨部、政府形成的文件材料。

建國後檔案

主要內容是1948-1993年原中共察南、察北地委、察南、察北專署和中共張家口地委、專(行)署、中共張家口市委、市政府、張家口地(市)革委會及其各部、委、辦、局等直屬機關和群眾團體以及部分二級單位形成的反映本地區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研、教育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專業檔案

主要有張家口地、市直機關和停產企業的財會檔案、人口普查檔案、抗震救災檔案、名人檔案、幹部(副縣級)的死亡檔案、刑事與民事訴訟檔案、審計檔案、公證檔案、地圖檔案等。

聲像檔案

現館藏各種照片近2萬張。

館藏資料

主要有革命歷史時期創辦的各種報刊,如《新青年》、《嚮導》、《解放日報》、《察哈爾日報》、《晉察冀日報》、《救國時報》、《邊區導報》、《民兵導報》、《察南生活》、《抗敵周刊》等;有清朝乾隆、道光、光緒年間和民國時期編印的《口北三廳志》、《畿輔通志》、《察哈爾省志》、《熱河省志》以及蔚州、赤城、保安、懷來等縣的縣誌;有民國時期出版的《冀察調查統計叢刊》、《中國經濟年鑑》、《中國教育年鑑》;有建國後全國和本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資料;有《二十四史》、《資治通鑑》、《四部叢刊》、《清史稿》等歷史資料;有歷年的《人民日報》、《河北日報》、《張垣日報》、《長城報》、《張家口日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