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家口經濟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家口經濟開發區(義務理髮)原圖鏈接來自 長城網 的圖片

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張家口經開區)成立於1992年11月,現區域面積159平方公里,託管老鴉莊、姚家房、沈家屯、沙嶺子4個鎮和南站、馬路東2個街道,共38個行政村、1個國營農場、1個市場管委會和14個社區,常住人口257331(第七次人口普查)。

根據市委辦張辦文9號《關於規範使用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名稱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更名後區黨工委全稱為中國共產黨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工作委員會;區管委會全稱為張家口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區黨工委,管委會各單位、各部門自1月1日起正式使用新名稱辦公。張家口市高新區正式更名為張家口經濟開發區,簡稱 經開區。

從2015年1月1日起,張家口市高新區正式更名為張家口經濟開發區。2021年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同時更名為張家口經濟技術開發區。[1]

地理環境

經開區區位於河北中部,張家口南部。地處東經114°47′04″至114°59′09″,北緯40°40′14″至40°48′02″之間。東、南與宣化區接壤,西與萬全區相鄰,北接橋東區、橋西區。總面積159平方公里。清水河將全區分為東西兩部分,在地形上是西北向東南傾斜降低,山、丘、川地貌特徵較明顯。地勢較為平坦,山脈多分布於北部,南部毗鄰洋河。

經開區屬於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其特點是春秋乾旱多風,夏季涼爽短促,冬季寒冷漫長,晝夜溫差懸殊。平均日照總量為140.26千卡∕㎝²,是我省光能輻射比較多的地區之一。年平均月降水量370㎜~420㎜左右,最大日降水量為98㎜。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7、8、9三個月)。年平均氣溫8.9℃,年極端最高氣溫39.4℃、最低氣溫-25.8℃,熱量差異較大。全年蒸發量較大,年均蒸發量為950毫米,乾燥度2.0。旱、風、雹、霜凍和水土流失為全區的主要自然災害。由於上述災害性天氣的侵襲,農業生產幾乎每年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抗禦自然災害天氣的能力尚淺,所以災害性天氣仍然是阻礙農業生產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城市建成區22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完備,開發總面積50多平方公里的洋河新區、現代產業園區、流平寺工業園區、高鐵新城可再生能源綜合商務區。

交通區位優勢

北京180公里,境內3條鐵路幹線、4條高速公路、19條國省幹道,城市核心區距寧遠機場9公里,京張高鐵開通後到北京47分鐘。

人力資源優勢

市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大班子及30多個省市級行政、事業、企業在經開區辦公,轄區內河北建工學院、河北北方學院、張家口市技師學院和張家口市職業技術學院等4所高校,每年輸送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萬餘名。

產業發展優勢

各類市場主體達到15000多家,97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334.2億元,建設2022年冬奧會接待服務地和可再生能源示範區核心區,實施新能源、智能製造、樓宇經濟、現代服務、文體旅遊五大主導產業。

生態環境優勢

背靠八角台山,清水河、洋河穿境而過,空氣質量連續三年在長江以北地區38個監測城市中排名第一。

發展戰略

經開區實施「生態新區、產業新區、幸福新區、平安新區」四大戰略,「新能源、智能製造、樓宇經濟、現代服務、文體旅遊」五大產業,向城市綜合功能區轉型,打造奧運名城首善新區。經開區在張家口市處於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的前沿陣地,在發揮優勢,承接項目方面,特點明顯。

視頻

張家口經濟開發區 相關視頻

張家口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微電影《重生》
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微電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