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家港市鳳凰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家港市鳳凰鎮,因境內名山鳳凰山而得名,2003年,原鳳凰、西張、港口三鎮合併組建鳳凰鎮,鎮域面積78.79平方千米(2017年),下轄15個行政村,121845人(2017年)。

2012年,鳳凰鎮被列入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江蘇省20個「強鎮擴權」改革試點鎮、蘇州市社會管理創新試點鎮,2013年被列入「蘇州市美麗城鎮」示範點。先後獲評「全國千強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級衛生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吳歌之鄉、國家AAAA級景區」、江蘇省「水美鄉鎮」等稱號。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1]

中文名: 鳳凰鎮

外文名: Fenghuang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

面 積: 78.79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15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2個辦事處

政府駐地: 張家港市鳳凰鎮金谷路9號

電話區號: 0512

郵政區碼: 21561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21845人(2017年)

著名景點: 鳳凰山風景區、恬莊古街、河陽山歌館、永慶寺、千畝桃園

火車站: 張家港站、張家港北站

車牌代碼: 蘇E

行政代碼: 3205821

概況

鳳凰鎮因境內鳳凰山而得名,2003年,原鳳凰、西張、港口三鎮合併組建鳳凰鎮,鎮域面積78.79平方千米(2017年),下轄15個行政村,121845人(2017年)。2012年被列入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江蘇省20個「強鎮擴權」改革試點鎮、蘇州市社會管理創新試點鎮,2013年被列入「蘇州市美麗城鎮」示範點。先後獲評「全國千強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級衛生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吳歌之鄉、國家AAAA級景區」、江蘇省「水美鄉鎮」等稱號。

特點

近年來,鳳凰鎮以「文化大鎮、經濟重鎮、旅遊名鎮」為引領,以建設「三鎮五區」,建成「江南美鳳凰」為目標,着力打造最具潛力和特色的鄉鎮。

歷史悠久資源豐富

一是文化底蘊深厚。鳳凰名人輩出,歷史上共有36位進士、4位狀元。保存有千年古街、紅豆樹等一批歷史遺存。河陽山歌、河陽寶卷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斫竹歌》有6000年的歷史;位於恬莊古街的楊氏宅第被命名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是旅遊資源豐富。鳳凰山風景區是張家港市唯一的國家AAAA級景區,現有恬莊古街、河陽山歌館、永慶寺、千畝桃園、溫泉度假村等旅遊景點,初步形成了「聽山歌、泡溫泉、賞桃花、逛古街、游古寺」的特色文化旅遊品牌。

經濟發展量質並舉

一是產業結構領先。全鎮擁有50家銷售超億元企業,其中超10億元企業5家,超20億元企業2家,形成了新材料、新裝備、新能源為重點的三大規模經濟板塊,占全鎮經濟比重超過72%。二是科技人才領先。2009年建成全省首家鎮級科技創業園,2012年,建成全省首家企業化運作的集成光電研究院,榮獲張家港市首家「江蘇省創新型鄉鎮」。2014年,鳳凰科創園成功獲批全市鄉鎮首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已引進科技人才項目40隻,省雙創人才9名,姑蘇領軍人才18名,張家港市領軍人才38名。人才項目產業化率超過90%,2014年全鎮科技人才項目銷售收入超10億元。

城鄉統籌有序推進

一是鳳凰新城形態初顯。規劃總面積6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2.17平方公里。「兩路一湖」全面建成,功能配套基本到位,科教文衛、商業房產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二是功能定位科學合理。在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同時,同步推進老鎮區改造、新城區開發和古鎮區保護「三位一體工程」。按照「美麗幸福,江南典範」目標定位,不斷優化規劃,着重建設「六大功能區」(鳳凰新城核心區,江南水鄉古鎮區,休閒生態宜居區,保留村莊田園區,文化旅遊度假區,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力建成蘇州市「美麗鎮村」建設新標杆。

農民增收渠道廣泛

。一是現代農業富有特色。全鎮擁有高效農業面積達26880畝,綠色農業和品牌農業年產值超3億元。鳳凰水蜜桃產業園通過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驗收,種植面積達1萬畝,水蜜桃畝均收益超過13000元。

二是專業組織富有特色。全鎮擁有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組織93家,家庭農場3家,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占95%。2500畝飛翔農業園成為工業反哺農業、發展現代新型家庭農場的典型。

社會管理不斷創新

一是「強鎮擴權」試點改革成效明顯。鳳凰鎮先後承接682項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鎮綜合執法局綜合執法規範化建設入選「蘇州市2014—2015年依法行政示範項目」,全鎮綜合改革試點已成為全市「簡政放權」的試驗田。

二是社會穩定基礎更加鞏固。啟動蘇州社會綜合管理創新試點鎮建設,全鎮劃分175個片組網格,成立800多人的網格管理服務團隊,實現組織人員、資源配置、管理服務「三進」網格;在辦事處、行政村試點成立社會管理服務中心,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充分發揮「老娘舅」、「和諧調解坊」等基層民調組織的作用,不斷鞏固社會穩定大局的群眾基礎。

行政區劃

轄:鳳凰社區、港口社區、西張社區、鳳凰村、鷙山村、夏市村、高莊村、楊家橋村、程墩村、清水村、杏市、恬莊村、雙塘村、金谷村、雙龍村、西參村、魏莊村、安慶村。

2003年8月31日,張家港市召開全市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會議,將原有的17個建制鎮調減為8個:將晨陽鎮的居委會及7個村劃入楊舍鎮;將港區鎮、德積鎮、後塍鎮及晨陽鎮的5個村合併成立金港鎮;將妙橋鎮、鹿苑鎮併入塘橋鎮;將合興鎮併入錦豐鎮;將兆豐鎮併入樂余鎮;將鳳凰鎮、港口鎮、西張鎮三鎮合併,成立鳳凰鎮;將晨陽鎮5個村併入大新鎮;南豐鎮行政區域不變。

2004年2月29日,石龍村併入雙龍村;安莊村、欄杆村併入安慶村;東南村、新莊村併入程墩村;李莊村併入西參村;五聯村併入金谷村;黃新橋村、洪涇村併入魏莊村;太平村併入恬莊村;新橋村、小山村併入雙塘村;莊涇村、張巷村併入清水村;小莊村併入鳳凰村;馬路村併入楊家橋村;珠村村併入鷙山村;奚家村、廣步村併入高莊村;茅庵村併入夏市村。

全鎮面積78.79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121845人(2017年)。轄2個辦事處,3個社區、15個行政村。

發展狀況

鳳凰鎮位處全國文明城市——張家港市南大門,得名於境內的鳳凰山。全鎮總面積78.79平方千米(2017年),轄15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2個辦事處,121845人(2017年)。預計2008年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億元、工業開票銷售收入215億元、全部入庫稅收7億元、村均可用財力45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2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280元。

鳳凰境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河陽山歌,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永慶寺,還有千年古樹——紅豆樹、千年古街——恬莊古街等名勝古蹟,歷史上有3名狀元、32名進士。獲得了中國吳歌之鄉、江蘇山歌之鄉、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千強鎮、國家級衛生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等榮譽稱號。

按照「文化立鎮、經濟強鎮、旅遊興鎮」的發展定位,鳳凰鎮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實現了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工業經濟量質並舉,形成了以精細化工、新型材料、汽車配件、船用設備為主的產業集群,擁有34家銷售超億元企業,飛翔化工、華偉薄板、港星建材、天一銅業4家企業和安慶村、金谷村、雙龍村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境內工業集中區——韓國工業園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配套設施齊全,在韓國工商企業中有較高的知名度,先後吸引了韓國、美國、法國、挪威、丹麥等國的120家外資企業入駐,累計註冊外資5.3億美元、到賬外資4億美元。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培育了高莊豆腐、清水大米、鳳凰綠茶等11隻綠色食品,建成了15個無公害種養基地,已經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有18隻,農業規模化基地、綠色食品、品牌農產品產值超過2億元,特別是「蘇州第一桃」——鳳凰水蜜桃種植面積超過10000畝,已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和重要支柱。依託蘇南第一口地熱井的獨特條件,五星級鳳凰溫泉山莊正在建設之中。依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鳳凰鎮不斷加快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恬莊古街二期工程、河陽山歌館、永慶寺文昌閣等正在加快建設。

按照鎮黨委提出的建設「三鎮五區」的戰略規劃和全力打造「文化大鎮、經濟重鎮、旅遊名鎮」的總體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實現了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工業經濟量質並舉,形成了以高分子新材料、機械新裝備、光電新能源為主的產業集群,擁有50家銷售超億元企業,規模經濟占全鎮經濟比重超過70%;境內工業集中區——韓國工業園配套設施齊全,先後吸引了韓國、美國,法國、挪威,丹麥等國的120家外資企業入駐,實際年利用外資超1億美元,年進出口總額超10億美元。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培育了高莊豆腐、清水大米、鳳凰綠茶等12隻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13隻。農業規模化基地、綠色食品、品牌農產品產值超過3億元,特別是「蘇州第一桃」——鳳凰水蜜桃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已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和重要支柱。

城鎮建設

鳳凰鎮在全市率先完成了《鳳凰鎮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鎮村布局規劃》編制,確定了「1+1+3」的鎮村布局模式,全鎮共規劃9個農民集中居住點,其中鎮區4個、辦事處2個、村級點3個;對新城區規划進行了調整,使新城區建設更加符合城鄉一體化的要求,更加符合鳳凰的實際。依託基礎設施建設、工業載體拓展、新城區開發,全年搬遷農戶1088戶,竣工安置房22幢、480套、8.8萬㎡,新開工建設安置房61幢、1366套、26.2萬㎡,房源基本能滿足拆遷戶的安置。

民生事業

2010年鳳凰鎮採取紮實措施推進農轉城工作,農轉城完成比例列全市第二位。同時不斷加大就業安置力度,幫助困難人員就業163人,新增就業崗位5020個,開發公益性崗位118個,開展富餘勞動力培訓427人,創業培訓100人,幫助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660個。

歷史人文

鳳凰境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河陽山歌」,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永慶寺,還有「千年古樹——紅豆樹」、「千年古街——恬莊古街」等名勝古蹟,歷史上有4名狀元、32名進士。依託特有的歷史文化資源,累計投入5億元,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鳳凰山風景區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形成了「聽山歌、泡溫泉、賞桃花、逛古街、游古寺」的文化旅遊品牌。

獲得榮譽

先後獲得了「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吳歌之鄉」、「中國民間文化(山歌)藝術之鄉」、「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千強鎮」、「國家級衛生鎮」、「蘇州市十大魅力旅遊鄉鎮」等榮譽稱號。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

2010年,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榮譽稱號。

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2月,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視頻

走進張家港鳳凰鎮特色田園鄉村,品嘗農家菜餚,食材新鮮,味道鮮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