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家灣鎮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東南部,是通往華北、東北和天津等地的交通要道,總面積105.8平方公里,下轄57個行政村,5.7萬口人,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鎮。鎮域內交通便利,北京六環、京瀋高速公路、京津公路穿境而過。文化特色突出,走進張家灣,您將感受古運河畔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1]
地理位置
張家灣鎮地處北京市通州區,通州古時是北京的門戶,在沒有汽車也沒有鐵路的年代,縱貫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是客貨運輸命脈,據說在最早的元朝時商船是能直接進到北京城裡的什剎海的,有人描寫過當時那時人來人往、卸糧裝船、桅杆如林的場面。可後來城裡人越來越多,河道卻越來越淺,能通航的河段也就越來越短了,最後航運的終點就改在了通州,通州城外的張家灣、里二泗、河西務等鎮都是因航運而繁榮起來的運河碼頭。
位於通州區中部。涼水河、蕭太后河與玉帶河匯合處,西北距通州城七點三公里。東與明代所設皇木廠、清初所建許家場、元代所立千戶屯(今定福莊)相鄰,南同明代軍屯所建牌樓營、馬家營相交,西和唐代虜民所成大高麗莊相接,北與清初圈地所建旗莊--花莊、金莊及元代通惠河邊所立土橋村相毗。以元代漕遠萬戶張督瑄海遠漕糧至此復陸路轉運至大都(今北京),故名。
歷史資料
秦漢時期,潞河(今北運河)自今張家灣東折流,形成近乎直角彎,兼之渾河(今永定河)東支西來匯此,使此處灣流寬闊而深,又兩岸土質堅硬,故為天然良好河港。遼建陪都於薊城(今北京宣武區一帶)長南京,調運遼東糧餉,於統和晚期自南京向東開鑿一條運河,因蕭太后主持此事而名之為蕭太后運糧河,其河口即在此處港灣,海船至此,易小船駁運,此灣成為朝廷漕運碼頭。元世祖立首都於薊城稱大都,糧用依賴江南。至元二十二年(1285),萬戶侯張瑄首次指揮海般運輸漕糧自渤海溯海河而駛,再沿潞河(時稱白河)逆般至此灣,於此調用大車陸運至大都城,此處二作碼頭,直至清嘉慶七年(1802)潞河(北運河)改道止,形成巨大村落,因張瑄督海運至此而名張家灣,作大運河北端碼頭達七百餘年。
今張家灣以蕭太后河為界分為二行政村,北部有城稱張家灣村,南部有市稱張家灣鎮,古蹟尚余不少。張家灣村南口兩側有張家灣城址,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為保衛北京、保護運河而創建,今僅餘南垣殘段,1995年被公布為北京文物保護單位;又村南口蕭太后運糧河故道上,有一座三券平面石橋,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由木橋改建,兩側護欄望柱頭雕獅,各具情態,欄板內外浮雕寶瓶,為北京地區獨見;南口內十里街西側有花枝巷,其中部南側曾有曹雪芹家當鋪,今當鋪門市台基尚存;花枝巷西部北側有小花枝巷,曹雪芹家染坊曾設在巷口西側,一口曹家井尚在;村中西側元代建有廣福寺(今小學校處),寺中鐵佛數尊明初被徐達所率討元軍拉倒棄於寺前塘中,後塘淤為平地,鐵佛尚埋原處(今小學操場);村東有元郭守敬所開通惠河故道(今名玉帶河),河上尚保存明代所建兩座獨券石橋,一名東門橋,在原城東門外,一稱虹橋,在原城東便門外;村西南有大片葦塘,是大運河北端碼頭--客船碼頭遺蹟;張家灣鎮十里街東側,曾有曹雪芹家所開鹽店,尚有幾間舊房遺存;鎮之十字街西南側有小關帝廟一座,俗稱蘆廟。因布局平面形似葫蘆故名,《紅樓夢》第一回中所寫葫蘆廟之生活源泉即此;鎮西口南側有清真寺一座,明建清修,禮拜殿勾連搭四券,圓形嵌山窗六處,其窗欞木製為阿拉伯文,每窗一字,即"仁、義、禮、智、信、孝"六字,為世界獨有,年久失修朽爛,今重修時未復。[2]
著名景點
張家灣古城牆遺址
張家灣古城建於明代,明清時城內商號林立,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通運橋坐落在張家灣古城牆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