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征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征宇
出生 1958年
國籍 中國

張征宇

張征宇先生,現任北京恒基偉業電子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常務理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工商聯副會長、全國工商聯常委、全國青聯常委、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個人及其公司簡介

曾獲全國傑出青年企業家、中央國家機關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2004年入選首批市級及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張征宇先生作為國家級專家,所研發的是技術成果和產品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引領了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張征宇博士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尤其擅長產品創新和市場創新。張征宇博士不斷吸收行業領域的最新資訊,多次參加國內外舉辦的各種學術、技術交流,產業高峰論壇等活動,隨時掌握行業的最新發展、研究方向,保持研發理念適應甚至超前於現有市場,從而保證產品新、快的特點。張征宇博士在國內外刊物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0多篇,獲得專利二十多項。先後兩次獲得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993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並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曾被授予中國有突出貢獻的博士榮譽稱號。

恒基偉業公司由是經國家發改委核准的GSM/CDMA手機生產企業。先後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及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被中國科學技術部認定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獲國家信息產業部頒發的稅控收款機產品生產企業資質證書,獲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稅控收款機產品生產許可證。公司致力於開發適合中國人使用習慣的個人手持式移動信息終端產品,是國內知名的移動信息終端產品及服務的供應商。 恒基偉業公司成立時,奮鬥目標是:為社會提供超群出眾的產品和服務。宗旨是:「以人為本,創新無限」,「科技讓你更輕鬆」。在這個理念指導下,他們不斷推陳出新,努力把產品做到極致,保持領先地位。始終在創新中尋求突破,在突破中尋求發展。 2004年底推出中國第一款滑蓋、手寫、智能、隱形手機F6,其先進的資訊隱形和隨需隱身功能創造了中國商務智能手機市場的一個全新領域。

個人經歷

和很多總裁不一樣,張征宇的出身比較「顯赫」,他的名片上寫着:北京恒基偉業電子產品有限公司總裁張征宇博士。博士這個字眼在總裁的名片上並不多見。媒體的文章中介紹他時也都稱其北京恒基偉業電子產品有限公司總裁張征宇博士。 之所以成為博士總裁,原因在於,和很多博士不一樣,張征宇沒有把自己關在「象牙塔」里研究學問,他一直認為,應該把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為國家、社會乃至人類做貢獻。

雖然,張征宇的這些想法在今天看來有些冠冕堂皇,但也正是憑着這樣的想法,張征宇和他的團隊創造了上市不滿一年,恒基偉業的「商務通」就實現銷售額7億多元,市場占有率達到60的奇蹟。也使PDA家喻戶曉,成就了一個「商務通」時代。

上本科時就謀劃讀博士

張征宇的名字如果從字面上看,應該有征服宇宙的意思。不知是父母與兒子心有靈犀還是老天的安排,小時候的張征宇就對航空航天有着濃厚的興趣,對飛行器更是着迷,「那時候經常看一些宇宙方面的書,包括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當時我就想,人類在探索太空宇宙方面肯定是不斷發展的。」而這也正應了他的名字的含義:征服宇宙。

由於有着這方面的興趣,張征宇一直有學跟航空航天有關的東西的想法。報考大學的那一年,張征宇很興奮,因為不僅可以實現深造的願望,而且他可以憑藉自己的愛好選擇未來。當他看到有有關特種飛行器的專業時,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一在當時看來還比較特殊的專業。對張征宇的這個選擇張征宇的父母沒有任何反對。於是,張征宇上了北京理工大學,學導彈,一個要應用很多力學計算的學科。

四年過去了,對力學如饑似渴的張征宇絲毫沒有找工作的打算,讀碩士成了他自然而然的選擇。 「我學習一直不錯,後來就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多級系統,動力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應用。」 讀碩士張征宇不僅沒有放棄本科所學,而且更進了一步。但張征宇並沒把眼光就此收住,而是着眼於他的博士之路。 碩士畢業分配研究課題,老師給了張征宇一個,但張征宇沒有用。而是說服老師用了自己找的,「不是說老師給的沒價值,只是我覺得我找的更有發展。」 張征宇自己找的碩士研究課題就是人工智能在多級系統的應用。「這個課題我很清楚,做完了碩士肯定做博士,因為經過調研這個課題國內沒有人做,是很有前景的。」

後來的事實證明,張征宇是對的。他不僅如他所想繼續讀了博士,而且他後來推出的863計劃中的語音識別系統的基本思想正是「從那個時候延伸過來的。」 張征宇「交代」,其實,讀本科時,他就想好了讀碩士,在讀了碩士後,他就想好了做的碩士課題一定是能拿博士學位的。 「讀博士對我後來的發展很重要。」 聽了張征宇下面的話,商務通能取得那樣的成績也就不會讓人們感到驚奇了。「讀博士給你一種訓練,因為讀博士你必須站在科技的最前沿。你要拿到博士學位,你寫的論文必須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所以你必須知道你這個學科的人在幹什麼,他們做到什麼程度,他們搞的東西和你有什麼相似和不同的地方,然後,你做出的東西才能是全球獨一無二的,你才有可能拿到學位。做企業也是這樣,你要了解有哪些競爭對手,他們在做什麼,自己應該做什麼才能保證企業在戰略上,在方向上不會有大的失誤,否則你就是白做。」

更感興趣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雖然,無論是在讀大本的時候,還是在讀博士的時候,張征宇都是學科的佼佼者,在讀博期間,張征宇在國內刊物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7篇,其博士論文被評閱論文的國內外專家認定是一篇達到國際水平的優秀論文。但張征宇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成為一名學者,而是在讀博士期間就「下海」了,和朋友開了公司。「讀博士我並不僅僅是想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我當時更感興趣的是,怎樣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利用自己的知識為社會做貢獻。」 張征宇把自己有這樣的想法歸於他讀博士時,中國正經歷的一系列變化。「1987年,當時我國改革開放熱潮剛起,很多科技人員下海,中關村創業正熱,並且成功的例子很多,比如,聯想、四通。他們的成功對我的影響很大。」

「那時還有很多關於知識分子作用的討論。為什麼文革時知識分子會被罵成『臭老九』,而剛改革開放,技術人員下鄉給農民指導就特受歡迎。關鍵的一點就是,知識分子是在國家、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自身的作用,還是僅僅躲在象牙塔里做學問。為什麼在美國、歐洲不存在改變知識分子地位的討論。其實,知識分子的地位和待遇是由知識分子對社會的貢獻決定的。如果說,中國過去幾千年,由於知識分子沒有參與經濟活動才導致中國經濟的落後,國力不強,現在知識分子應該做的是為社會、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直接的貢獻。」

「在那樣的氛圍下,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都會有和我一樣的感覺。而當時的氛圍使我產生這樣的想法很重要,不然我可能就留在學校當老師,搞研究了。」 「當時,我覺得應該做點實事,於是我和朋友開了一個叫北京市海淀四達技術中心的公司。主要做一些技術服務的項目,比如我們做過汽車的模擬訓練器、大理石切割機,還有一些軟件。」

雖然張征宇在讀博士期間就為他「用知識為社會做貢獻」的想法付諸行動,但他並沒有找到一個更好地讓他施展才華的產品。 1996年,張征宇解決了這個問題。張征宇決定做PDA產品。 「做PDA和我讀博士是有關係的。我上博士的時候的課題是人工智能在力學中的應用,我是國內第一個做人工智能算法的。畢業後,對人工智能的算法非常感興趣,一直做這方面的工作。後來就做語言識別和手寫識別的結合,還在部里獲了獎。再後來就致力於把語言識別轉化為產品。」

1996年底,張征宇帶領幾名年輕學者,共同研發了一種「可以隨身攜帶的小電腦」,1998年,第一台「商務通」面市。 通過「商務通」張征宇實現了自己的理想。1999年底,上市不滿一年,恒基偉業的「商務通」就實現銷售額7億多元,市場占有率達到60的奇蹟,震驚了業內外,也使PDA家喻戶曉,成就了一個「商務通」時代。

持之以恆和學習意識

張征宇說,他最大的特點是持之以恆。為此,他舉了兩個例子。一是在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張征宇做的計算,北航的計算機因為計算能力不夠,支持不了。於是,張征宇就跑到了山東計算機中心,因為張征宇知道,那有一台很好的IBM計算機。張征宇雖然有了需要的硬件,但還是在山東計算機中心呆了一年半,「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很困難,有個程序編不出來,當時都沒了方向感,不知道怎麼去解決。」

張征宇當時有過「是不是做不出來」的閃念,但僅僅是閃念而已。因為放棄是不可能的。「當時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幹下去,因為你沒別的路可走了。一年半就在那兒想想,乾乾,也就熬過來了。」

還有就是張征宇在開發第一代商務通的時候。他和他的一位副總,兩人每天都要干到半夜兩點,每個界面都要仔細分析,要把用戶可能的反映全部想象清楚,一點一點去做。這樣的日子整整持續了一年。一年後,產品出來了,張征宇自己還要當測試工程師,「當時跟朋友去玩我也帶着機器,他們在玩,我就測試。」 張征宇的學習意識非常值得一提。張征宇的父親是名軍人,母親是造紙廠車間幹部,家教非常嚴格,「如果不聽話,皮帶就打過來了。」 張征宇雖然也挨過皮帶,但「從沒為學習挨過打」。

「我父親上過華東軍政大學,我從小就翻他的書看,雖然很多書都看不懂,但基本上把所有的家藏書都翻了一遍。」 「1975年,我高中畢業,當時大家都準備下鄉。我覺得下鄉就下鄉,沒什麼可怕的。於是,開始為下鄉做準備。我找了一些資料,學習起怎麼嫁接,怎麼就能結出個大南瓜。還搜集了很多農業科學實驗的資料。想着下鄉用得着。但後來因為近視,我被留在了城裡。」 回顧從讀碩士、博士到開公司,張征宇說,「我只能說我努力地去做,我的成功概率就比較大。我不能說,恒基偉業50年,100年以後會怎麼樣,但,我清楚努力去做,成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不去做肯定不成。

張征宇博士簡介

1958年出生,是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並被人事部命名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被授予「全國傑出青年企業家」、和中央國家機關「十大傑出青年」稱號,聯合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中國組委會授予「國際科學與和平貢獻獎」。

1988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國內刊物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7篇。其博士論文被評閱論文的國內外專家認定為是一篇達到國際水平的優秀論文。 張征宇博士以發展國內高科技實業為理念,在念博期間即於 1987年1月創立高科技公司——北京市海淀四達技術中心。 1998年10月,張博士先後組建了恒基偉業電子產品公司等三家公司,分別經營「商務通」全中文掌上手寫電腦和一系列自主開發的高科技產品。而後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張博士所領導的恒基偉業公司發展了控股公司和參股公司15家。